当前位置: 田螺 >> 田螺的天敌 >> 过去稻田里常见,一捡几十斤,如今却成稀罕
导读:过去稻田里常见,一捡几十斤,如今却成稀罕货,10斤才出一斤肉
上个月底,笔者去帮大伯收割他种的晚稻,当时大伯说,咱这稻田没打过农药,里面有不少田螺,等过个10几天田里的水干点之后,叫你过来捡田螺吃。当时还以为大伯开玩笑呢,毕竟现在稻田里的田螺可不像以前那么多见了,就算能捡,估计也不够吃一顿。
不过让笔者没想到的是,昨儿大伯还真打电话来了,说晒了十来天,稻田里的水已经快干了,可以过来捡田螺了。等去了之后才发现,大伯家的稻田里还真有不少田螺,忙活了一上午,捡了好几大桶,去壳挑出螺肉之后,还有个5、6斤。然后就去大伯家的菜园里拔了一些紫苏,来和螺肉一起爆炒,别提多香了。
说到捡田螺,可能很多农村长大的小伙伴都经历过,毕竟在过去,农民们种水稻都是不打农药的,那时候田螺在稻田里十分常见,每年的夏季和冬季都可以去捡,一般可以轻松捡个几十斤。不过现在却不一样了,由于长期打农药,别说田螺了,稻田里其他小生物都很难见到,想捡都捡不到。
像笔者老家这边,笔者记得是上高中之后就没怎么捡过田螺了,一个是稻田里田螺太稀少了,忙活一天,估计带壳的都捡不到一斤。而且我们这边前几年还出现过福寿螺泛滥的情况,这让很多人都不敢去捡,生怕捡到的是福寿螺,吃了生病。
好在这几年经过治理,虽然还有福寿螺,但已经不多了。而且笔者的大伯这几年种水稻也不是为了卖钱,都是留着自家吃的,因此也不再打农药了,再加上之前还放过不少田螺种苗,这才让稻田里有田螺可捡。
在农村地区,田螺算得上是一种人们非常喜爱的水产品之一,很多农民朋友都会在水稻收割之后去田里捡些田螺来吃。这可不仅仅是因为田螺好吃,还因为田螺的营养价值丰富,且有着清热止渴、明目等食疗功效。像南方的一些地区,还把田螺发展成了席上佳肴。
正因为田螺受喜爱,现如今使得田螺成为了南方主要的水产品之一,像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等地区,都已经实现了大面积的人工养殖,让田螺成为了市场上的“廉价”水产品。
不过,稻田里的那些野生田螺却依旧是稀罕货,主要原因还是笔者前面说的,稻田里基本都会打农药,让野生田螺很少见,故而价格很高,像笔者家乡这边,一斤螺肉差不多卖到了20多元一斤。要知道田螺出肉率可是很低的,一般10斤才能出1斤肉。
田螺的吃法很多,如笔者家乡这边,就喜欢等田螺排完沙土之后,把螺肉挑出来炒着吃。觉得这样麻烦的,也可以把田螺刷干净,排完沙土之后直接炒,不过这样吃的话就有点“费舌头”了,因为要会“嗦”才行。
12月、1月正是田螺最为肥美的季节,大家的家乡那边若是有种水稻的,且又没有打过农药的,可以跟种植户商量一下,然后下田去捡田螺,既好玩,又能吃到好吃的,可不要错过了哦。
各位朋友,你们捡过田螺吗?你觉得田螺如何吃最好吃呢?欢迎留言说出你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