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

三十而已幸福就是被丈夫宠成孩子你若真是孩

发布时间:2022/12/28 13:39:40   

《三十而已》中的三位女性,各具特色,又很有代表性。

顾佳是聪明、贤惠、能干的家庭主妇,秀外慧中,把家里家外打理得妥妥帖帖。

王漫妮,是个沪漂女孩,工作至上,特立独行,在她的眼中,钱靠挣不靠攒,整天风风火火,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最大的梦想就是能靠自己的能力在上海买一套自己的房子。

钟晓芹,是个被爸妈宠着的乖乖女,凡事都有爸妈罩着,又找了一个捧铁饭碗的老公陈屿,她在单位是一个便利贴女孩,对同事有求必应,不是很努力,过得也不差。

可就这么一个看上去顺风顺水的女孩,却离婚了,她觉得和老公陈屿在一起,没什么话说,生活没有新鲜感,日子枯燥又乏味,她感受不到老公对她的关心和疼爱,受不了陈屿对她的漠视和不在乎。

当她像孩子一样向陈屿撒娇的时候,陈屿不但不解风情,反而冷脸冷语,让晓芹宝宝的心里很受伤害。

晓芹就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在娘家受宠,在夫君眼里,却一点都不可爱。

1、即便临近30,但她心理上依然断不了奶。

晓芹虽然结了婚,可是,心理上依然像个孩子。

只要老公一出差,她就回娘家。

老爹老妈不放心,经常来帮他们做饭做家务。

孩子胎停孕,他们夫妻俩筛查原因,晓芹居然把有关丈夫的比较隐私的报告,事无巨细,拍了照,汇报给老妈。

晓芹的孩子气,不但没有讨到陈屿的欢心,反而让他觉得没有安全感。

2、对生活没有规划,成天迷迷糊糊。

家中独女,被父母宠着,老公也有铁饭碗,晓芹没什么压力,生活过得迷迷糊糊,下了班也没什么事儿,要么和同事聚聚会,要么追追剧,要么就和老公撒撒娇。

生活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划,日子一天天过得也挺快。

3、她像孩子一样靠天性和本能活着,诉说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日子过得像白开水,晓芹觉得,如果有个孩子会好一些,得知怀孕,她特别高兴,以为孩子的到来,就会解决一切问题。

可孩子突然没了,她非常伤心,哭得像个泪人,看到陈屿没有什么反应,显得很平静,晓芹心里特别不高兴,认为陈屿巴不得不要这个孩子,不停地埋汰他。

陈屿没有请年假陪她,晓芹也觉得不高兴。

看到陈屿心疼他的鱼,还准备把死去的鱼埋掉,却不心疼失去的孩子,晓芹心里特别不平衡。

陈屿只洗自己的衣服,对晓芹的衣服视而不见。

晓芹要陈屿接她,陈屿没接;晓芹要喝酸梅汤,陈屿让她用APP自己点。

她觉得和丈夫不像是夫妻,倒像是室友,或者是合租。

如果晓芹要数落陈屿,对他的不满能说上几天几夜,可是,人不能光看表面,晓芹又是否理解陈屿呢?

4、她没有走进陈屿的内心。

晓芹以为的种种好,陈屿并不买账。

晓芹觉得像婚前一样的生活,很舒服,动不动回娘家,寻找点关心和爱护也挺好,可在陈屿看来,她不是没成家,而是没成年,心理上没断奶。

晓芹认为自己爸妈来帮忙烧饭,比点外卖健康多了,陈屿觉得,有这么一个田螺丈母娘压力太大,他觉得结婚就应该独立,他喜欢有自己的空间。

陈屿喜欢养鱼,也许鱼的世界可以给他带来宁静、欢愉和享受,既然晓芹喜欢养猫,他为什么不能喜欢养鱼呢?难道猫喜欢吃鱼,晓芹就应该处处压制他吗?

其实晓芹也并不理解陈屿。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苦衷。

陈屿是个什么人呢?

1、有一个不幸的原生家庭。

陈屿的父亲从小就抛弃了他们,是母亲一个人把他和弟弟带大的。

他从小为了护着弟弟吃了很多苦,他害怕生孩子,因为没有一个好父亲做榜样,他害怕承担不了一个父亲的责任,所以一直在躲避要孩子这件事。

2、在单位想干出点名堂,不甘于平庸。

虽然陈屿在电视台工作,但是压力也是很大的,因为新闻节目要不断推陈出新,竞争激烈,所以要费不少脑筋和时间。

孩子没了的时候,刚好单位也特别忙,陈屿觉得既然丈母娘来照顾晓芹,他休不休息也无所谓。

年轻人,谁不想在工作上干出一番成绩呢?

3、有自己表达爱的方式。

陈屿不是个开朗的人,不太喜欢表达,他只是没有按照晓芹需要的那样去爱她,但是他有自己表达爱的方式。

比如他会在家里装上地灯,因为晓芹晚上怕黑。

他会偷偷量婴儿床的尺寸,准备在家里制备一个。

知道有了孩子,并且听到孩子的胎音时,他也很兴奋。

孩子没了,他虽然没有像晓芹那样大哭,但是不代表心里不难过,男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和女人不同而已。

陈屿只是和晓芹想象中的不同,但不能说他不好。

4、和老婆钟晓芹缺乏良性沟通和互动。

晓芹和陈屿撒娇的时候,陈屿不说话。

而陈屿想哄晓芹的时候,晓芹又不理他。

当晓芹提前销了假,准备上班的时候,陈屿却想通了,准备休年假回家陪她。

没有事先沟通,才导致了阴差阳错。

他俩离婚了,其实作为吃瓜群众有点惋惜,因为陈屿并不是一无是处,他有很多优点,只是没被晓芹发现。

当然,由于性格原因,他有很多让人受不了的毛病,晓芹没有理解和包容。

不过哪里有现成的良人呢?好姻缘都是磨合出来的。

1、婚姻是两个成熟的人之间的博弈。

都由着自己的性子和情绪来,那就是长不大的孩子。

晓芹希望丈夫宠着自己,凡事为自己着想,随着她的哭而哭,随着她的笑而笑,实际上就是把自己当做了一个孩子,根本没有考虑到陈屿的心理感受和心理承受能力。

陈屿的心里苦痛和压力,晓芹根本就不知道。

2、说到底,婚姻其实是一种互相疗愈。

晓芹想找一个像父母一样宠她的丈夫,因为在娘家被宠惯了。

陈屿想找一个理解他的妻子,因为小时候他受的气,承受的压力太大了。

他们都没有从对方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心里的遗憾都没有被对方治愈。

3、经过了新婚的欣喜之后,就会发现,懂得比爱更重要。

太多的爱,是对对方的要求;而真正的懂,是在理解基础上的救赎。

求而不得更痛苦。

他们可以先彼此满足对方的需要,然后再慢慢往更健康的方向引领。

4、沟通是彼此了解的桥梁。

彼此了解才不会有那么多误会,说出自己的真心话,让对方知道自己的需要,才容易达成共识。

不进行有效沟通,不让对方理解自己,再多的爱都经不起消耗。

谁说幸福就是被丈夫宠成孩子?

也许丈夫心中就住着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也许丈夫心里也有很多还没有找到答案的疑问,若真的像孩子一样,两人只能越活越迷茫。

说白了,人是不断成长的过程,进入婚姻以后,更是逼迫着我们不断成长,不断去面对从天而降的烦恼和困惑。

如果总把自己活成个孩子,总在自以为是的世界里自娱自乐,那就是自欺欺人的执迷不悟和不敢正视现实的逃避和胆怯。

人的特点和喜好,总要与年龄和不同的人生阶段相匹配。

正如王漫妮所说,买鞋子,20岁追求试样,30岁就要追求品质。

没结婚,你可以像孩子一样,去任性试错,而结了婚,你就是大人,你就要用大人的成熟、冷静、自持和宽容,像经营公司一样,去经营你的婚姻,要想盈利,就要和你的合伙人——婚姻中的另一半,共进退,共荣辱。

婚姻不是避风港,都想避风谁当港啊?婚姻是一个修行的道场,会逼着两个人不断克服掉自己本身的很多毛病,变得宽容、大度和善解人意。

别相信那些鸡汤,活得好的女人都是用头脑和理智经营生活,像孩子一样任性和撒娇不过是偶尔为之的调料而已,必须适度,才会美味。

各位亲,你们怎么看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7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