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

城市戏剧书房有讲有唱有演

发布时间:2023/3/27 2:46:41   

“今天是我第一次接触甬剧,赵老师讲得生动,我对甬剧印象极好。课件相当精美,演员演得棒!一次美的享受!”宁波教育博物馆馆长黄兴力说。“我把这叫做宁波戏剧的‘文化态’,珍惜而日常,厚重又空灵,做‘无用功’,塑有心人。”老编剧姚博初说。

云在书院艺术家们合照

为纪念宁波甬剧团成立70周年,位于宁波月湖畔的云在书院“戏曲演艺新空间”系列活动精心安排了两堂关于甬剧的讲座。8月16日晚,由中国作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宁波市海曙区作协主席赵淑萍做《甬剧——城市文化的“声色”载体》讲座。赵老师就甬剧的渊源萌芽、甬剧的发展之路、甬剧的经典剧目、甬剧的研究传承四个方面和听众进行了分享。8月17日晚,由国家一级演员、宁波文史馆员,宁波市甬剧团艺术总监沃幸康做《甬剧传统小戏》讲座。沃老师着重讲了甬剧四个传统小戏《双投河》《扒垃圾》《拔兰花》《康王庙》的发掘和排演。

海曙区作协主席赵淑萍老师讲座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宁波市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钱后吟,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罗碧妃,宁波市甬剧团优秀青年演员贺磊演唱了《拔兰花》《田螺姑娘》和《半把剪刀》中的精彩片段。

据云在书院合伙人薛云介绍,云在书院是由薛云和何晖等合伙成立的,因为热爱传统戏剧,于是共同斥资,在宁波月湖畔的金汇小镇租下了这座古色古香的清雅院落,成立了云在书院。书院成立之初,就与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合作,将书院定位于城市“戏剧书房”。云在书院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做了五十多场文化活动,三十多场是戏剧的。著名剧作家罗怀臻,昆曲研究学者周秦,梨园戏名家、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曾静萍,昆曲名家、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王芳,原中国舞美协会会长蔡体良都曾来云在书院讲座或指导。

国家一级演员沃幸康讲座

书院现有宁波市文化旅游研究院捐赠的《浙江戏曲文化史》《宁波戏曲简史》《甬剧传统小戏选》《甬剧唱腔选集》《宁海平调传统剧本》《书香月湖》《鼓楼钟声》等戏剧类、宁波城市文化类书籍近本,另有昆曲、京剧、蒲剧、秦腔等传统戏曲剧种史、剧本,中外戏剧史、剧本、舞台美术等书籍余册,这些书籍以公益性阅读为主,并不售卖。书院以戏会友,定期邀请戏剧名家前来开展交流沙龙、讲座、演出、雅集等。一些宁波的戏迷票友,得知宁波有了戏剧书房这样一个地方,把他们收藏的剧团大衣箱、行头、鼓板甚至京剧老唱片、戏单送到了这里。戚天法、王信厚、杨东标等当地剧作家也将自己的剧作集赠与书院,帮助“戏剧书房”的打造。

此次,云在书院主持的“戏曲演艺新空间”系列活动,有讲,有唱,有演。让听众和戏剧名家、名票近距离接触。此活动已经推出7场。接下来,还有关于宁海平调、姚剧等地方剧种的讲座和演绎活动。

基于对戏剧的热爱,薛云和何晖,想着以书籍为引,将宁波的戏剧创作者、表演艺术家、戏剧工作者等聚集在一起,打通宁波戏剧的创作之路,传播之路,鉴赏之路。让戏剧书房成为戏剧人聚会的“活”的书房,以书房之名延伸阅读的长度和戏剧的广度。(文/陆和杰图/云在书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9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