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

课程故事你好,螺蛳

发布时间:2022/5/11 21:10:19   

一、缘起

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小朋友在观察自然角的时候发现了自然角里的新朋友:螺蛳。

“我发现鱼缸里小草下面藏着好多螺蛳!”

“看,螺蛳妈妈旁边还有螺蛳宝宝呢!”

“它们吸盘一样吸在鱼缸上了!”

隐藏在铜钱草下的螺蛳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接下来,小朋友们开启了春日里和螺蛳的一场约会。

教师的话:

《纲要》指出: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来源、出发点,生活也是课程的进程。《指南》指出: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

二、集体初探小螺蛳

为了让幼儿观看的更清楚,我们把自然角里的两盆螺蛳都放在了投影仪上。小朋友边观看边讲述着自己的发现。

肖冉:我发现螺蛳的门可以打开来。

金枂宸:有些螺蛳就没有开门。

张范昊:我看到了螺蛳有两根触角。

谢柯宇:我也看到了触角,他是蜗牛吗?

陈行知:是螺蛳,螺蛳本来也有触角的!

韩思瑞:我看到了很多小小的螺蛳宝宝,爬在螺蛳背上。

忽然,螺蛳动了起来,小朋友都大声叫了起来“螺蛳动啦!”

汤琰博:螺蛳动起来像章鱼一样!

柚子:螺蛳动起来像个蜗牛,一挪一挪的。

三、近距离接触螺蛳

第二天一早,小朋友到了班级,就把螺蛳搬到了桌上近距离观察。他们尝试用眼睛、鼻子和手,开始了和螺蛳的亲密接触。

小果:这个螺蛳怎么有点臭啊?

萱萱:螺蛳本来就臭的吧!

吴政懿:是不是水脏了要换水了?

张欣悦:可能是螺蛳拉臭臭了。

朱子桐:有个螺蛳爬上来了,它要去上海旅游了。

汤琰博:我来摸摸它。它摸起来冰冰凉凉的。

丁衍之把螺蛳拿了出来:螺蛳的壳硬硬的。

胡凯竣:螺蛳壳上还有一圈“毛”,摸起来滑滑的。

小朋友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的方式和螺蛳有了亲密接触后,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了下来。

通过观察,小朋友了解螺蛳有像宝塔一样壳,摸起来硬硬的、冷冷的,“长毛”的地方滑滑的。螺蛳有着和蜗牛一样的两个触角,旁边还有两个眼睛,会慢慢挪动着爬。但是手一碰它们,它们就会把身体缩进壳里,一动不动。大螺蛳的身体黑黑的,而小螺蛳身体是白白的透明的。螺蛳的大便是细细小小的,有点像半圆,近距离闻,螺蛳有股臭臭的味道。

教师的话:

《指南》指出:幼儿学习的核心是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形成受益终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通过两次观察,我们发现孩子的两次观察重点也不一样,第一次刚接触小螺蛳的时候,他们的观察更多的是表象的,外在的,第二次在触摸小螺蛳后,他们开始观察到了软软的身体、长长的触角,观察的更细致了。

四、寻螺蛳之旅

螺蛳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喜欢吃什么呢?我们在寻找之前给小朋友发放了调查表。

趁着周末天气好,家长带着小朋友们开展了一场寻螺蛳之旅。

小朋友们在公园的池塘里,田边的水塘里都找到了螺蛳。

把螺蛳带来班级后,小朋友们也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摸螺蛳经验。

老师的话:

通过周末亲子摸螺蛳以及完成调查表,孩子们入园后能自主分享生活经验,形成一种自我学习的方式。在观看和倾听他人的经验分享,小朋友们也做到了经验共享,了解了螺蛳的一些生活习性。在观察、讨论中,孩子们对螺蛳的了解越来越深,思考问题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五、突发事件:螺蛳死了

在第二周的观察中,小朋友突然大喊:老师,这里的螺蛳好臭好臭!

“螺蛳要换水了吧,水太臭了!”

“是不是螺蛳死了,才这么臭?”

“螺蛳没死,只是在休息。”

小朋友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怎么知道螺蛳是活的还是死的呢?

一些小朋友组成了观察小组,把发臭盆里的螺蛳一个个放在桌上,静静地观察螺蛳。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小朋友发现很多螺蛳打开圆盖子动了起来,他们把打开圆盖子的螺蛳放进了干净的盆里。最终团子和悦溪发现有两个螺蛳,一个一动不动,另一个螺蛳已经没有圆盖子,里面螺蛳肉都没有了。小朋友又闻了一闻,果真很臭,那这两个螺蛳是不是真的死了呢?

这时经验丰富的保育员阿姨走来对小朋友说:“要想知道螺蛳死没死,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检查:“死掉的螺蛳肉会化成水,因此很轻,泡在水里会漂浮在水中;或者在螺蛳的螺口处按一下那片盖子,按下去能弹起来是活的田螺,如果弹不起来就是死田螺了。”

小朋友通过检验,

最终确定这两只螺蛳死亡。

为什么螺蛳会死?

小朋友通过讨论,把螺蛳死因的猜测都记录了下来。

?

通过讨论,他们猜测可能水太脏了,螺蛳生病了。有些螺蛳可能年纪大了,活不久。螺蛳来班级这么久,我们都没有喂过食物,可能饿死了。一个盆里放的螺蛳太多太挤,生存环境太差了。

老师的话:

幼儿好奇、好问、对任何事物好探个究竟。正如杜威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索的本能。当他们发现问题时会做出很多的猜想和假设。在观察螺蛳的同时,孩子们真切地体验到动物生命的存在,真正认识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

五、照顾螺蛳

因为螺蛳的死去,小朋友们也准备给螺蛳创设一个舒适的环境。

首先找一些适宜的容器,挖一点泥土,为它们创设一个存有微生物的水质。

找一些水培的绿植,它的根须可以给螺蛳当食物。

螺蛳盆里脏脏的水可以倒进我们的种植角里滋润土地。

最后把螺蛳一个个搬进我们给螺蛳准备的新家里。

螺蛳搬进了新家里,而小朋友和螺蛳的故事也还在继续。。。。。。

教师的话:

幼儿不经意间的一次发现螺蛳,对螺蛳的好奇生成了这次的活动。《指南》中指出,幼儿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活动中我们让幼儿先观察螺蛳,后来亲身去找一找螺蛳,最后再去照顾螺蛳。因为小朋友对螺蛳感兴趣,所以由原先的不敢触碰螺蛳到最后螺蛳死了他们能克服臭味去找出死去的螺蛳并为他们换新家。

在整个活动中,每一位幼儿都在认真地观察着、行动着,用童稚的心与动物为友,并结合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照顾着螺蛳,感受到自己行为与动物生长之间的关系。

图文|白云部小一班

张老师璩老师

审核|蒋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2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