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田螺 >> 田螺的习性 >> 拿什么外包给你,我的爱人
文/维小荷(niwo已获授权)
陪你走过风雨的人不可复制
现代女性信奉有一种爱情宣言是这样的:我爱的就是本来的你。你不会做菜,没关系,我不是要娶个厨师;你不会开车,没关系,我不要一个司机;你不会照顾小孩子,没关系,我不要一个保姆......总之,十指不沾阳春水是一种真正的宠爱。凡此日常生活的种种琐事,均可以外包。
那么什么是一段关系中不能外包的呢?什么是家庭的核心竞争力呢?大多数人会回答说精神的共同成长,就是所谓留得心在,最好还是精神伴侣(soulmate)。
洪晃推荐了本外文书叫TheOutsourcedSelf,这是美国一位退休的女性社会学教授写的,我只看了一下书评,书的副标题是Whathappenswhenwepayotherstoliveourlivesforus.她说现在人们通过约会中介找男女朋友,婚礼策划师来办婚礼,代孕母亲来生孩子,育儿专业顾问和派对策划中介来养育孩子等。
(ps:洪晃将于12.10作客niwo,聊聊生活里我们究竟哪些外包,哪些需要亲力亲为。详情见文章底部,欢迎报名参加)
因为这些“专家”与“顾问”是有效市场形成的,他们细分得如此专业以致于堂而皇之地侵占着我们的生命,管理着我们人生的最重要时刻。看来这已是个全球性现象。就是说现在大家都太忙了,纷纷外包各项生活任务,那自己还剩个啥?从商业社会来说,这是极度竞争下的模式。像耐克这样的公司就是基本业务链完全外包,剩下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营销与品牌力。
可是同样的成功商业模式如果复制到家庭与婚姻,什么该被剩下呢?说得彻底点,这个市场术业有专攻,就算是床上那点事和灵魂伴侣也总有人比家里那位更有竞争力的,不是吗?所以,我一直对持精神成长法的观点持有保守态度。
其实,什么都可以被替代,从身体到心灵,从物质到精神,但唯有共同经历不能。时间是唯一的证人。比如初恋永远就是那一位,在你心里的位置任凭范冰冰与李敏镐来了也不能更改半分,这与个人竞争力无关。比如老伴之可贵,因为穷天下之力,再也找不到一位已陪伴你几十年,走过风风雨雨的枕边人,这与生命的不可复制性有关。
亲力亲为的度在那?
当了妈以后我受到一个问题的严肃挑战,那就是你要多大程度上的亲力亲为?如果不是机缘巧合,我也会和大多数职业女性一样把产假修完回去老老实实上班。但是由于生产时中断了工作,也不存在要赶着回去上班的问题,加上家中老人一时青黄不接,所以我只是偶然作了回亲力亲为的妈。
回到上海后,我发现这几乎是个异数。美国妇女实在是十项全能,没老人没阿姨,人均生三娃,还都能自己带过来了也不耽误工作,回头现在看看简直是逆天了。当然,人家健全的社会体制和独立的家庭文化也确实是重要的保障因素,但另一个主因是人家从小就带着兄弟姐妹长大,到了二十出头全都可以靠专业的看孩子(babysitting)技能在大学里打零工了,没当过妈的那对小孩的了解掌控简直让新妈汗颜,与我辈真不可同日而语。
回到了中国的职场界,提倡的是尽量外包一些低附加值的工作,比如吃喝拉撒换尿布等等,鼓励女性提高家庭时间的质量,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初听到时,我觉得是金科玉律,总结得太有深度了!操作起来时我觉得怎么不太好使呢?
这与婚姻一样,精神世界这么形而上的层次不是无本之木,没有具体嬉笑怒骂的生活经历垫个底是无法存活的。如果每个人都硬要把每个小时过成高附加值的优质时间(qualitytime),OMG,别开玩笑了,这才是真累。
要不然,怎么才能走进精神世界呢?谈恋爱时,花前月下的吃吃饭看看电影聊聊文艺肯定没有共同出去长途旅游24小时相处好使。带孩子时,偷个闲去公园溜圈娃应该也没有陪个夜睡一觉来的亲密。朋友不经过个把次深夜卧谈就不会成为闺蜜或死党。没有一定量放下去,就没有质变。一壶水每次烧啊烧,都在40度五里一徘徊,冲破沸点就要有那么多时间不间断的铺垫。总得先喝几口咖啡,然后咱们再升华到谈谈人生理想。
生活总是你自己的
说什么低附加值与高附加值,外包与DIY,物质与精神,其实是就是劳心者看不上劳力者,多读了几年书不太想动手罢了。可是,脑力与体力和谐在一起才能身心合一,不是吗?烧个小菜体会一下创造的乐趣,做个针线活放空一下繁杂的思绪,给娃洗个澡玩弄一下Q弹的肌肤,这些低级的小事构成了生活的细微乐趣和个人的画面回忆,任岁月这个神偷也难抢去。
有的时候,我们是中了经济学的毒。因为比较优势的概念深入人心,所以我们的衡量体制都是与劳动力市价挂钩的。同样的事,请个阿姨来做岂不更有性价比?可是经济学衡量社会创造的财富,不是个人生活的幸福感。还有的时候,我们深陷在中国的大家庭组织文化中乐不思蜀,祖孙三代同堂是现实需要也是潜意识依赖。
二老帮忙是好心不是义务,孩子还是自己的。个人生活不是竞争市场,我们不作计算各种成本的交易,关起家门来,只图个众乐乐。诚然,部分外包在现代生活是刚需,谁家不需要一个田螺姑娘?只是有时假他人之手越来越上瘾,走着走着就容易忘了,同舟才能共济,舐犊才能情深。
顺便说一句,也有朋友和我说,出来工作主要是为了一份安全感,女人呆在家里那不是完了?这话我只同意一半。我全心赞同女性要经济独立,有一份喜欢的工作,呆在家里真心好无聊。但是关于安全感这事,兹事体大,不能由着谁说了。真的是因为没有钱才没有安全感吗?我是觉得几乎全天下的女人都没有安全感,其实这也没什么好讳言的。
女人都是为美为生的,再内外兼修,富甲一方的,一生都有两个痛点,一是怕老,二是怕没人爱。当然,个别内心过于强大,毫不介意的女子除外。只要有这两个痛点在,就总是没有安全感的。别说什么迟暮有迟暮的优雅,四十岁的女的总还是想要看着像三十岁,三十岁的也想看着像二十的,这是常情,不是矫情。也别说什么没有人爱我也没有关系,自己爱自己就好了,这话听着总是很凄凉。
结不结婚,单不单身那确实是个人选择,但是随便谁都渴望一段亲密关系,一个伴侣,或者宠物也行。要是自己修修就完整了,也就真成女神了。莫里哀几个世纪前就说过“女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被人爱”。唉,不二真理。
所以,拿多少外包出去?这真的是一个问题。想起唐顿庄园中的老管家拖着一口英伦音慢慢的打开照片盒的情景:对着昔日恋人的照片,他怀旧地说“Thebusinessoflifeistheacquisitionofmemories.Intheend,that’sallthereis.”人生无他,不就是为了一个又一个平凡而动人的瞬间。
想一想,哪些生活底片中,你需要存在?
授权于
维小荷(ID:vivalamour)
作者
维小荷,天蝎座,唯心主义,非典型上海作女。前半生颠沛流离于美利坚,不列颠,大中华各地,混迹于咨询圈的大龄文艺女中年。当妈后,摇身变成一枚Corp狗。
·如需转载/互推/商务合作,请发送“合作”至后台·
欢迎来稿自荐和推荐精彩的文章至
cathy.zhang
niwolife.cn活动时间
年12月10日
活动地点|北京银泰中心天堂书屋
洪晃在niwoMeetUp和你面对面
一次近距离的亲密交流:
什么可以外包,什么自己亲力亲为?
工作节奏快,怎么让你生活更有质量效率?
忙碌的生活里面,如何平衡工作、家庭的关系?
点击报名
点击报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