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田螺 >> 田螺的形状 >> 文城,没有尽头的漂泊和寻找
林祥福用10根大金条和2根小金条还有亩地的地契兑换成银票,带上襁褓里边的女儿,和管家说:“房子归您们弟兄五人住,田三年后有新主人,两年后若没有回来,我已经不在了。”
管家田大哽咽不止,“少爷
带上我吧,你一个人还有一个小人,太辛苦了。”
林祥福断然拒绝管家,“你们管好田地守好房子即可。”
说完,林祥福带上那头跟着他五年的毛驴走了,去找他怀抱里边女儿的母亲小美。
对于小美,林祥福熟悉她的体温和饭菜的味道却始终陌生她的眼神,他不知道小美到底遇上了什么难隐之事,第二次狠心离他而去。
林祥福出生在富裕人家,父亲是乡里唯一的秀才,母亲是举人的女儿。
父亲除了饱读诗书,温良敦厚,酷爱木匠。母亲心灵手巧,知书达理,温和可亲。就这样一家人其乐融融,欢声笑语。
人世间,永远风云莫测,暗潮汹涌,悲欢离合。
网络照片五岁林福祥的父亲突然离去,留下亩地,六间房的宅院还有一百多册线装的书籍。
母亲和他相依为命,白天林祥福随管家下田地考察,也喜欢摆弄父亲的那些木匠工具,晚上在母亲那边夜读诗书,谈笑风生,母慈子孝。
林祥福十九岁,母亲病倒。操劳之累和守寡之苦,让她终于解脱了,临行留下一抹安宁的微笑。她觉得儿子,吃苦耐劳,心地善良,可以撑起林家了。
失去了母亲,林祥福瞬间变得沉默了,他的世界,他的房屋都是静悄悄的,没有温暖没有笑声。
就这样一个人过了几年,有一天,一对年轻男女来到他的宅院前,面露难色,希望能让他们留一宿再走。
林祥福打量着眼前的两个人,男得穿宝蓝长衫,清秀俊气,女的碎花旗袍,柔美秀和。
谈话中得知他们是兄妹,父母去世,投奔京城亲戚,路过此地,想歇脚一下。
林祥福想起父母收留的田大五兄弟,也想起了母亲一直叮咛的仁心宽厚,好施小惠。
一留就是几天,男的叫阿强,女的叫小美。三人年龄相仿,话语自然较多。
有一天,阿强说小美生病了,他由于事情想要先走,留下小美一人,等她到了京城安顿好,就过来接妹妹同往。
小美除了害羞的笑容,就是一个妥妥的田螺姑娘。这几天的饭菜,家里卫生等事情,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林祥福想起了他母亲在的时候,也是把家整理得如此。
于是,阿强走了,小美留下了。
每次林祥福白天田地忙完,小美就会给他倒好水,让他慢慢喝,然后拿出晚上吃的饭菜。
有时候林祥福回家的时候,看到小美手托香腮,双眼迷茫的眺望着远方。
林祥福猜测小美在想她哥,经常安慰小美,小美朝着林祥福只是笑,但是笑得有点苦涩。
就这样,日子平静温暖,阿强始终没有来接小美,而林祥福渐渐地习惯了有小美的生活,也不希望阿强来了。
入冬后的一个晚上,雨雹来了。那噼里啪啦的声音连绵不断,越来越大,越来越响。
林祥福被惊醒,突然发现眼前的小美惊恐的在他坑前,捂着耳朵,瑟瑟发抖。
又一声巨响,小美尖叫了起来,慌忙地爬上了林祥福的坑。
网络照片上的余华林祥福张开双臂,慢慢的抚摸着小美,渐渐地将她的身体包裹着,紧紧地贴在一起。
彼此的温暖忘了硕大的雨雹,只剩下耳鬓厮磨和急促的喘息声……
林祥福准备和小美结婚了,白天带上小美一起来看自己父母。晚上林祥福给小美看了一个木盒子,里边有17根大金条和3根小金条,还有房契和亩地的地契。
小美看的楞楞的,眼神迷离闪烁。
有一天小美问林祥福,附近有没有庙宇,她想去求菩萨保佑她哥哥。
林祥福告诉她附近几公里有一座关帝庙。
第二天,小美没有回来,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小美都没有回来。
网络照片上的余华林祥福这几天过得心神不宁,心事重重,突然发现小美的衣物,鞋子都不在了……
林祥福隐约觉得要发生大事了,突然想起小盒子。颤抖的打开小盒子,房契地契都在,红布包好的金条应该也在。于是他尝试着打开红布,里边的17根金条剩下10根,3根小金条剩下2根。
林祥福哭了,哭的比婴儿还要漫长。
林祥福沉默寡言了。
冬去春来,林祥福有一天回家,突然发现小美回来了。
小美跪地求饶,说他们的孩子快要生了,金条的事情任凭怎么问,小美就是低头不语,默默垂泪。
林祥福宽恕了小美,也许他觉得每一个人都苦,每个人都有难隐之言。
林祥福和小美办酒席了,女儿也出生了。
看着可爱的女儿,林祥福告诉小美,如果再出走,天涯海角把你找回来。
女儿满月了,林祥福很是高兴。
第二天早上起床,发现小美不见了,鞋子和上次一样都不在了,但是金条没有少。
林祥福带上金条和地契换来的银票,和女儿一起找寻小美。
林祥福至死都没有找到小美。
这就是余华老师的《文城》
总归有个地方叫文城吧后补中余华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回应。
小美是阿强的童养媳,后来结婚。因为小美私自给了弟弟几枚铜钱,婆婆知道后要赶走小美。
阿强极力反对母亲作为,带了小美出走。路上盘缠不够,见林祥福家底厚实,动起来坏脑筋。
而林祥福呢,一生都在小美的阴影中。
宽恕善良伤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