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田螺 >> 田螺生活环境 >> 行远middot叙丨二李敏与
与阅读有个约会
旺苍县东河小学李敏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多读书、读好书能对学生的终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开卷有益,阅读优质的课外书籍,有助于学生培养爱好、开阔视野、博闻强识,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正如英国作家史美尔斯所说“好书有不朽的魅力,它是人类活动最丰硕长久的果实”。那么,怎样培养学生阅读的好习惯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
陪伴,是最优雅的监督
刚接手四年级八班时,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每个学生的阅读基础都不一样,阅读习惯也各不相同,怎样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呢?我合理利用了每天早上的晨读课,让班长督促大家诵读每周一诗,熟读成诵,一学期下来,他们就积累了二十多首课外诗词。每天中午早到教室的学生也不闲着,他们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看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最开始我对学生阅读的书籍类型不作统一要求,让他们随性而看,随心而读。学生放学回家后,我鼓励他们在家至少读二十分钟课外书。一开始只有部分学生能做到,为了激发每个孩子的阅读兴趣,我每天早上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学生们一起诵读,比赛朗读诗歌、背诵诗词,共同感悟诗意、体会诗情。对那些在晨诵课上表现优秀的学生,我会送给他们小小的奖励——加一颗阅读星,然后进行每月评比,获得阅读星前五名的学生,我会赠送一本书,或一块巧克力,或一个玩具……每天中午,我也与学生们一起读书,最开始有个别学生极不情愿,但看到自己的老师也坐在教室里看得那么专心,便也装模作样地看起来。时间一久,他们对书中的内容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渐渐的,就养成了午读的习惯。当然,我也会时刻激励他们,学生每读完一本书,便在我这儿来玩“知识大闯关”的游戏,我提几个关于这本书的问题,全部回答正确的学生就会得到一张阅读卡,期末集卡前十名的学生荣获加星特权。在我的陪伴下,学生的阅读兴趣日益浓厚,学生逐渐养成了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调皮捣蛋的孩子渐渐文静下来,文静的孩子越来越有书香气息。
二
共读与分享
经过一年的陪伴和督促,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便对学生将要阅读的书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五年级上册学习了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等课文后,我引导孩子们读有趣的中国民间故事《田螺姑娘》《梁山伯与祝英台》《八仙过海》……这些民间故事扣人心弦,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美好的品质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中。读中国民间故事之余,我们也广泛涉猎外国民间故事:跟随小牧羊人踏上奇妙的旅途;听伊凡与灰额猫、山羊、绵羊聊天;看狡猾又幽默的列那狐捉弄其他动物……学生对民间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兴致勃勃、争分夺秒地看,课间少了学生的高声吵叫、追逐打闹,多了津津有味咀嚼书本的倩影。从此,我们班的晨诵不需要班长催促了,午读不需要老师监督了,学生乐在读中,悠悠然自得其乐。我还和孩学生一起开展读书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引导学生做好书推荐卡,向其他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学生在交流中擦出了智慧的火花,自身认识也得到了升华,灵魂得到了洗涤。孩子们每天享受着文字的美好,品悟着语言的趣味,触摸着词句的温度,感受着书本的芬芳,相约同行于美好的阅读之中。
三
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和写是学生学习常用的两种方法,更是学生通向周围环境、感知世界的两扇窗。在五年级下册学习课文《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时,我引导学生读中国四大名著。读完之后鼓励学生写读后感。在学生所写的读后感中,他们有的被《西游记》中险境迭出的取经之旅所震撼;有的被《三国演义》中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和运筹帷幄的计谋策略所折服;有的被《水浒传》中梁山英雄的豪情壮志所感染;有的被《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凄美和湘云醉卧芍药丛的娇憨所打动……学生的读写能力飞速提升,他们的品性修养逐渐增强。学生尽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
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中国名著,有些学生开始涉猎外国名著,在学习六年级下册课文《鲁宾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后,我引导学生总结写故事梗概的方法,让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外国名著,并练写故事梗概。同时,我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在页面的空白处随时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遇到名著中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还可以画一个人物图谱,以便查阅。我引导学生在读完整本书后,试着写出全书的结构,以及作者在书中想要表达的一些观点。就这样,我带领着学生把书从厚读到薄,再从薄读到厚,决不泛泛而读、囫囵吞枣。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我们班的孩子还真正做到了“手到”,真正是“不动笔墨不读书”。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学生“理义”的习得绝不能只是老师和家长喋喋不休的说教,还来源于好书的滋养。书中的内容、思想会慢慢融化在学生的骨血里,雕塑他们的灵魂,浸染他们的气质,打开他们的眼界,用好书去润泽孩子的生命,他们就能“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约阅读,相约幸福。
-END-
图文
李敏编辑
曹兴寅
责编
李建明审稿
尹红英张秀珍
审核
张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