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田螺 >> 田螺的天敌 >> 海口商贩把福寿螺当田螺卖,螺体内藏600
近日,有海口市民反映,有商贩将福寿螺当作田螺对外销售。而且商家在对外销售的时候,仍旧将福寿螺辩称为田螺,随后执法人员赶到现场对这批福寿螺进行检查。对此,专家表示,不建议食用福寿螺,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对于外来物种福寿螺,你了解多少?
谈到田螺,可能很多人都吃过,嗦一口的滋味,简直是爽歪歪。然而,大约在40年前,一种与田螺长得十分相似的物种悄然来到我国,并以“巨型田螺”的旗号开始在市面上招摇撞骗,一不小心你可能就上当受骗了。
福寿螺被引入到中国是在年,当时一位华裔巴西人,将原产于南美洲的福寿螺通过养殖的方式引入到中国,但由于一些养殖中的福寿螺出逃养殖场等原因,这个初到我国的新物种快速开始繁殖并达到了泛滥的程度。
严重的时候,从广东到整个长江流域都可以看到这些新物种——福寿螺的身影。为此,一些好利忘义的商贩,不顾后果的将这些福寿螺当做田螺送到餐桌前,导致食客生病甚至触及生命危险的事时有发生。
既然福寿螺这么危险,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呢?其实,如果仔细判断,福寿螺与田螺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首先,田螺的体型略小,大的也就葡萄粒那么大,而福寿螺的体型则较大。
其次,田螺的种类比较单一,外壳大都为深绿色,而福寿螺的种类繁多,除了深绿色,还有黄金色等等。
第三,田螺的形状是细长的,在底部有一个特别细长的尖,而福寿螺相对来说有点偏圆,底部不是尖的而是扁平的。
第四,田螺在煮熟后口感相对比较鲜嫩,而福寿螺虽然肉质比重较大,可以占到全身的48%,但在煮熟后,肉质发柴并不是十分好吃。
说完了田螺与福寿螺的区别,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福寿螺具体都有哪些危害吧。
福寿螺对庄家都有哪些影响?各国都是如何预防的?
从年到年,福寿螺在我国的历史不足50年。可在这短短40多年间,福寿螺却已经泛滥成灾,给我国的庄家田地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福寿螺由于体型较大,它们的食量也是惊人的多。福寿螺喜欢较为干净的浅水域,经常可以在水田地里发现它们的踪迹。这些福寿螺喜欢吃刚长出不久的庄家幼苗,导致庄家大面积减产,同时排除大量的粪便,对水质造成一定的污染。
每年的夏季,都是福寿螺的繁殖季,一只母福寿螺一年可以产下3万到4万余颗卵,这样的繁殖速度,不得不叫人后怕。而且,这些福寿螺的适应能力特别强,来到我国后很快就适应了各个水域并很好地生存了下来。
这些福寿螺通过吃庄家幼苗、水草、动物腐蚀等为生,喜欢将大量的卵产在高出水面的稻苗杆上。对此,每到夏季的时候,我国一些深受其害的农民常会在庄家地里插上多根木棍,让福寿螺将卵产在上面。
随后农民会定期将这些粘有小福寿螺卵的木棍一个个拿走,并将上面大量的卵一个个消灭掉。
同样在日本也有福寿螺泛滥的情况,但由于日本是水旱田交叉种植的,旱田里没有福寿螺。
当种水田的时候,只有当庄家长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大面积的福寿螺,这时庄稼已经长得十分粗壮了,这些福寿螺已经啃不动了,只能看一些庄稼周边刚刚长出的嫩草来帮助庄稼适当清理杂草。
那么,在原产地的巴西,人们是怎样防止福寿螺泛滥的呢?其实很简单,在巴西福寿螺有着自己的天敌,有一种鹰专门吃这些福寿螺,一天可以吃掉十余斤。
说过了庄稼,那么福寿螺对人体又有哪些具体的危害呢?
福寿螺对人类都有哪些致命的影响?
别看福寿螺长得与田螺十分相似,而且肉质更大,但却千万不可以轻易食用。对于福寿螺的食用,专家的建议是,尽量不要吃,如果非吃不可的话,最好完全煮熟后再吃。
专家指出,在福寿螺体内存在着超多寄生虫,这些寄生虫一旦摄入人体内,将不会被胃部消化,而是继续在人体内游荡。这些寄生虫甚至可以爬到人的脑部,导致脑膜炎等多种病状产生。
此前就曾有媒体报道,有人因食用福寿螺而住院的病例,希望大家在食用田螺前一定要多加注意,切勿食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