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田螺 >> 田螺的天敌 >> 遵义播州三合有个螺蛳堰
播州区三合镇
今天的遵义市播州区三合镇,在清末民初属遵义西乡天旺里,原名螺蛳堰,因集镇边堰塘而得名。场集原为三片区,分别称云街、老街、桐梓市,后因街区发展连成一片。民国三十年(年)三场合一才更名为三合场,三合镇的命名也就来源于三合场。
而螺蛳堰,也由三个堰塘组成,分别为杨堰、大堰和南宫堰。据《遵义府志·山川》载:“螺蛳堰,城南微西七十里,大道附近。堰有三,今各为名,一杨堰,一大堰,一南宫堰,均可灌田。”杨堰,现名为杨柳堰,大堰和南宫堰现名字已无存。关于螺蛳堰的地名,大约来源于元末明初时期,还有一则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被收录入了《遵义府志》。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
元明年间,遵义西乡天旺里有一个叫吴汉的农民,为人忠厚老实,不善言谈交际。因父亲早亡,为侍孝母亲而年过三十未娶妻。母亲逝世后,他一个人既要忙于田间农活,又要收拾家里家务,日子过得忙碌而凄苦,单调而无味。一天,他在忙完农活回家的路途中,在溪边发现了一只巨大而色彩鲜艳的田螺,他觉得十分有趣,就把这只田螺捡回家,放在院中天井下的水缸里。闲暇时,他趴在水缸边,静静的看田螺伸出触角,慢慢在缸底爬行,他觉得这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
一天,劳累了一天的他,拖着十分疲倦的身体回家,发现桌上早已经备了一桌简单而丰盛的晚餐。他惊诧之余,饱餐了一顿,且饭菜十分对胃口。以后的好几天,都是这样。为了查明真相,一天他故意早归,悄悄躲在院中观察,只见到了做饭的时间,院中水缸里突然金光一闪,从水缸走出一个美丽的姑娘,熟练地走到厨房里,开始升火煮饭。饭菜弄好后,那姑娘又回到了水缸里。从此后,吴汉每每想到那姑娘美丽的倩影,久久夜不能寐,总喜欢在月明星稀的夜晚,静静地趴在水缸边,痴痴地看着水缸那只色彩鲜艳的田螺。
光阴似箭,吴汉与田螺姑娘的这样相处状态一晃已一年有余。正值壮年的吴汉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于是一天在田螺姑娘从水缸中出来去厨房做饭时,吴汉就将田螺姑娘的螺壳偷偷地藏了起来,当田螺姑娘做好饭回到水缸边时,发现螺壳已经不见,金光已不再闪现,她再也回不去了。这里吴汉从暗中出现,跪地请求田螺姑娘嫁他为妻。田螺姑娘与吴汉朝夕相处那么久,其实对他已早有感情,于是便答应了他的请求,与他喜结连理。婚后,他们生育了一男一女,日子过得美满幸福。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他们结婚十年后,年年天旱,泉竭溪枯,庄稼渐无收成,村里已经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吴汉心急如焚,这时田螺对吴汉说:“有一个办法可以拯救大家,但要牺牲我们的幸福。”吴汉焦急地问什么办法,田螺回答说:“我本是在溪头泉眼中修炼的螺蛳精,因一次意外被水冲至溪中,并越冲越远,才被你捡回家中,成为了你的妻子。你只要让我回到螺壳里,把我放回溪头泉眼,泉水自然回来,可拯救小溪沿途百姓。只是我们从此会天人相隔,再也无法相见。”吴汉沉思了良久,但为了拯救全村和小溪沿途百姓,他还是答应了田螺了提议。
于是吴汉找出螺壳,让田螺回到螺壳中,捧着田螺,一边痛哭一边狂奔,来到溪头泉眼边,将田螺轻轻放入已经干涸的泉眼里。随着金光一现,田螺消逝不见,一股清清泉水从泉眼中涌出,迅速流进小溪,流进农田,并在村子的周边形成了三口堰塘,确保了这一带永久的水资源供给。
为了纪念田螺姑娘拯救一方的无量功德,人们在溪头泉眼边建庙祭祀(庙现已无存),将溪头泉眼命名为螺蛳泉,将小溪命名为螺蛳溪,将村边三口堰塘均命名为螺蛳堰。堰为地名,这个村子也叫螺蛳堰。螺蛳堰后来成为了三合场,变成了今天的三合镇。
播州区三合镇偏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