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田螺 >> 田螺的种类 >> 舞龙舞狮木偶摔跤齐上阵宁波一人一艺
宁波最老派的闹元宵民俗活动有哪些?
2月25日下午两点,位于天一广场附近的宁波市文化馆艺术中心门前,一条数十米长的奉化布龙“蛟龙出海”,突然一红一黄两头“狮子”加入其中,紧接着,伴随着“砰砰砰”的声响,木偶摔跤传承人也来了……“太精彩了!”行人纷纷驻足拍照。而另外一端,一人一艺直播间里,这些宁波特有的闹元宵活动,也吸引了大批网友围观。
舞龙活动,吸引大批市民围观。
彩灯扎制非遗传承人钱元康向网友展示自己制作的“牛灯”。
“每年正月十五前夕,我们都会安排闹元宵民俗文化表演活动,今年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我们将活动搬到了线上,整个线下的表演区域,就是我们的直播间。”这场线上、线下闹元宵活动的总负责人李春晖说,虽然今年活动以线上展示为主,但是赏花灯、新年传统习俗展示、非遗节目表演等项目,与往年相比,一样不少,有的更是首次展示。
“很多年没见过这么有年味的元宵节目了。”来自福建的朱青女士,刚好路过“元宵闹其个牛轰轰”直播现场,她一连拍了很多视频发到了朋友圈,“今年我和家人留在宁波过了春节,能感受这里传统年俗文化,也是长见识了。”朱青对木偶摔跤表演印象深刻。
现场跟着缸鸭狗非遗传承人学包宁波汤圆。
彩灯扎制非遗传承人钱元康讲述宁波花灯制作技巧。
今年是宁波文化馆首次推出“一人一艺”线上闹元宵活动。在艺术中心的直播间,两位甬剧演员演绎了《田螺姑娘》“观灯”选段,优雅的身段与唯美的唱腔,向广大网友娓娓道来这段流传了两百多年的奇幻动人故事。
甬剧传承人演绎《田螺姑娘》中的“观灯”选段。
木偶摔跤非遗传承人牛小龙的节目堪称惊艳。他告诉记者,自己跟着师傅学习木偶摔跤已有20年,该项目目前是鄞州区级非遗项目。据他介绍,这个项目大约在晚清时期传到宁波,曾经是宁波民间文化表演的保留节目。
牛小龙一人分饰两角,展示非遗项目木偶摔跤。
“木偶摔跤最难的就是动作的把握,一个人要掌握好自己的肢体动作,还要把控好木偶的姿势,需要一人分饰两个角色。”宁波木偶摔跤讲究的是高台摔,传承人要与木偶连体,爬上高台,然后重掼木头人,并发出“砰砰砰”的声响,才最受欢迎。牛小龙的师父曾经可以达到3米高台摔,“那非常见真功夫,今天我尝试的是1米多的高台摔。”
牛小龙表示,木偶摔跤近几年又开始回归到大众视野之中,有些乡村婚礼也都会请这个节目来助阵,“以往木偶脸谱比较凶,现在俊俏了很多,大家都能接受,也很喜欢老底子传统文化。”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今年闹元宵现场体验活动,还包括跟着非遗传承人听年俗、做宁波彩灯、包汤圆等。在浓郁的传统新年文化元素氛围中,该活动为市民送上了一道丰富的文化大餐。
一个小时的活动结束后,李春晖表示,“户外表演吸引了很多市民驻足观看,线上活动也是非常热闹,至少也有几万人观看。今后我们打算推出更多这类线上线下结合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宁波的节庆文化民俗。”
记者施代伟通讯员陈敏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