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田螺 >> 田螺的种类 >> 小时候这种鱼一抓一大把,掉进泥坑没人捡,
相信大部分80后90后的童年都是在乡间的美好回忆中长大的。尤其到了夏天,几个下小伙伴就相邀一起下河游泳,田野里捉鱼翻田螺,河水里捉小鱼找螃蟹。那时候水是清的,天空是蓝的,许多动物繁衍生长,人与自然还是挺和谐的。
还记得有种鱼儿喜欢躲在石头下,一翻开石头就能看见两三条,每次下河捉这种鱼都能满载而归。这种鱼分布很广,不同地点也有不同叫法,例如四不象、肉趴锥、呆鱼、瘌蛤蟆鱼、塘鳢、沙乌鳢、土才鱼、呆子鱼等都是这种鱼的叫法。在小编家乡,它被叫做扒石鱼,意为扒在石头上的鱼。
这种鱼的别名很多,但其实它的学名只有一个叫做沙塘鳢,非常喜欢生活在河坑里和浅水区,笨笨的,似乎不会逃跑,基本上一伸手就能捉到一条,非常容易抓捕。
沙塘鳢的外表不怎么好看,全身黑不溜秋,眼睛向外凸出,整个就像是个倒着的三角形,还与鲨鱼幼崽有几分相似。尽管外貌不咋的,肉质却鲜嫩可口,还没有什么鱼刺。捉到后直接油炸加料简直不要太好吃了。
沙塘鳢挺有意思的,它们只吃肉不吃草,喜欢靠水草多的水域或者石头下生活。游泳能力不强,尤其到了冬天,沙塘鳢就静静的待在水里,任人们摆布。更神奇的是,它们离开水半个小时也不会死。
小时候那些清澈的河流非常适合沙塘鳢生长,人们抓鱼抓到手抽筋,偶尔有一两条沙塘鳢掉落泥坑里也懒的去捡。那时候鱼很多,要是哪家想吃鱼,去河里一捞一大把。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快和自然水域的污染加剧,沙塘鳢的生存环境不断受到威胁,数量越来越少,曾经爆满河流的它们已基本不见踪迹。物以稀为贵,现在,沙塘鳢的价格节节攀升,要买一斤起码得花上块。
沙塘鳢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对于养殖户来说,稍有不慎就会亏损的一塌糊涂,这无疑又抬高了沙塘鳢的成本。有些地方,沙塘鳢数量少,想吃鱼的人多,造成了有的人哪怕花上高价也很难买到沙塘鳢的现象。很多地方,沙塘鳢的价格都炒到了元一斤,幸好小编家乡的沙塘鳢不算少,要不然光是吃鱼就能吃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