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田螺 >> 田螺的形状 >> 哈尔滨人有口福了50万蟹将军进驻30
吃一碗喷香软糯的蟹田米饭,再整一盘稻田大闸蟹,能吃出不一样的幸福感,不过,想满足这口福得等到9月。
这几天,通河众禾水稻联合社的社员们都在忙着一件事——把成筐的河蟹撒进水稻田,田螺、小鱼虾、泥土里的害虫都是它们的食物……
00:40这种立体养殖,增加了土地产出的附加值,不仅能让农户实现增收,更给有机蟹稻贴上了“活标签”,这一批稻田蟹将于9月上市。
蟹将军横行稻田
今年,通河众禾水稻联合社在亩有机稻田内,共撒了斤蟹苗,平均每亩地20斤,约只“小扣子”。
网络配图
别看个头小,这些“蟹将军”可威武得很,在稻田里横行无忌,堪称霸主。除了吃少量蟹粮外,这些在稻田里横行的蟹,刨泥掘土,搅和水、活化土壤,田螺、土蝲蛄、水鳖(水龟子)都是它们的美食,蟹粪留在稻田里能化作上佳的有机肥料。
“扣蟹”远道而来
联合社负责人屈耀明说,今年是他第二年种蟹稻,技术是哈尔滨市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帮忙对接的,蟹苗都是从辽宁盘锦进的,品种为“扣蟹”,属于河蟹的一种,个头较小而得名。河蟹繁殖需要在海水、淡水综合环境下完成,哈尔滨还不具备繁殖河蟹的条件,每年蟹苗都得坐长途客车来。
河蟹攀爬能力很强,不会甘心乖乖待在稻田里,屈耀明在蟹稻田建了基础设施,设立起网状围堰。围堰内挖一条深沟,深沟与稻田相连,这就保证了河蟹的栖身之所。待9月水稻成熟,稻田撤水,河蟹就自动聚拢到深沟内,往沟里下几条“地笼”,就全都逮出来了。
蟹子值钱,蟹稻更值钱
9月河蟹黄满膏肥,清蒸也好,辣炒也罢,就是大闸蟹。这些稻田蟹都将卖到哈市及周边市场,屈耀明算过一笔账,蟹苗下田时,重六七克左右,只有纽扣大小,经过3个多月生长可达1两重。
斤蟹苗投入10余万元,到秋天增重六七倍,刨除4成自然损耗,即便是卖到每斤20元,也能有30万元左右的收益,一年养好了,建基础设施的投入就全赚回来了。
蟹稻更能卖出好价钱,这亩“绥粳18”稻田养了蟹,就意味着没施农药化肥,无需说明,田里的河蟹就是有机稻米“活标签”,这种米能卖到普通绿色稻米的几倍价,市场还都会抢着要。
记者罗彦坤
编辑石松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