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田螺 >> 田螺的繁衍 >> 福建客家苗寨,古朴幽静,向往的地方
离连城曲溪乡20公里,白石村和罗胜村相邻,距赖源溶洞7公里。由于始祖明九公在此开基时,常将狗带在身边,狗天天趴在一块大青石上,故名。地方话“趴”与“白”谐音,因此也叫“白石”。白石海拔米,位于梅花山麓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麓将军山脚下,全村余人,辖3个自然村。村内建有两个小山,三个梯田环抱,远远望去,宛如一只张开嘴的田螺,村民们亲切地称它为田螺山。
民宅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从村口到山顶,房屋落差百余米,多为百年木屋。密密麻麻的竹林衬托着古老的吊脚楼,四合院,别具韵味。村道全部用青石板,鹅卵石铺成,曲径相接,错落有致,整齐整洁。
明朝时,白石的先祖建起了第一座祠堂——田螺盖,祠堂前半圆的月池波光粼粼,再走几步,一口清澈的水井,泉水潺潺流淌。有人说,田螺盖风水极好,人杰地灵,子孙满堂。明九公膝下共有三位子嗣,他们分别建起了处仁堂、德丰堂、昭俭堂等三座祠堂,每座祠堂都有一个四合院,其中处仁堂也有一座吊脚楼。这批极其富有苗寨建筑特色的房屋至今保存完好,白石村因此被冠上了“客家苗寨”的名号。
白石村有三条溪涧,竹山坑从上到下把村庄一分为二,最后汇入闽江。小溪可以灌溉周围的农田,也是白石人每天的饮水。小溪流过护安桥,是一座典型的客家风格的屋桥,它建在桥上,可以为行人遮阳、避雨,同时还能保护木结构免遭风雨侵蚀。“保家卫国“,每年春节,村中的人都到这里来祭拜,祈求来年平安、健康。与此同时,也是村民休息、聚会、招待客人的好地方。大桥旁翠竹苍翠,绿树成荫,桥下流水潺潺,鱼儿成群。
村口古树名木,树荫掩映,其中有红豆杉、长苞铁杉、柳杉、水杉等珍稀树种,与屋桥一起,形成一道天然屏障,犹如寨门,守卫着白石的入口。白石山犹如一座古寨,古色古香,清秀雅致,躺在青山绿水间,宛如一个长眠的婴孩,令人心旷神怡。
山中显得宁静,可能是因为人迹罕至,又是在大山中,这里的人基本上都能从山脚叫到山头,从山的那边能听见另一面的话。
山中的人们勤劳朴实,热情好客。无论节日或平常,宾客到来,全家人老少都热情款待。日常饮食则比较随意,各种菜式,如笋干、腌笋、酸菜、熏肉、红菇、灵芝、杂菇干、野菜干等,对城市居民而言,更是一道难得的美味佳肴。例如冬笋炒芥菜、灵芝大骨汤、笋丝瘦肉汤、红菇土鸡汤等,一尝,便令人难以忘怀。
每到家中来客,鸡、米酒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农家鸡与河田鸡声名鹊起,或白斩、盐酒、炖汤,皆妙不可言。村里人也喜欢到山上采野菜,这是白石人民喜爱的野菜之一。听到村子里的老人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饥荒时,村子里只有这棵大叶菜长得茂盛,是这棵大叶菜救了村里老弱病残。
在平常的日子里,你若要享用这些美食,那简直就是一场梦。空闲的时候,白石人去了,难以找到人的踪影,几个老人家再热情也无能为力。不过,假如你是在春节或是假日,各式各样的美酒佳酿,各种山珍海味,保证吃得你心满意足,唇齿留香,那种绝妙的美味可口和醇香,将永远封存在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