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

相亲居然又相到一起她35年促成9

发布时间:2023/3/28 23:14:06   
北京痤疮医院好不好 http://m.39.net/disease/a_9306228.html

对于不少适婚年龄的男女来说,黄龙洞不是一个景点,而是一个可以求姻缘的地方,因为那里有个手执红线的“月老”。

“婚姻啊,绕不开那个字——”63岁的金大姐一边说,一边指向黄龙洞前那块大石头,石头上赫然是个“缘”字。前不久,金大姐安排了一对男女见面,没想到双方竟是彼此的前任。“两个人都念念不忘,最后又走到一起了。”金大姐笑眯眯地说,“这就是缘分咯。”

金大姐做公益红娘30多年,促成了对姻缘,大致算下来,平均每个月就有两对。

她的资料库里几乎涵盖了各种职业:公务员、银行职员、国企员工、大学教师、程序员、私企财务……如今“上架”的几乎是90后的天下,又以94-98年的居多。

“80后也是有的,有的是条件稍微差一点,有的则是太优秀了,爱挑。”金大姐认真地说,“00后现在我不接待的!先好好读书、工作......”

杭州日报

,赞45

01

35年促成对,金大姐有个硬规矩:

四证加本人,家长恕不接待

金大姐在黄龙洞景区开了家小商店,叫做“圆缘阁”,卖零食、小吃和旅游纪念品。但很多时候,大姐看着多少有些“不务正业”——埋头在两叠相亲资料之间,一支笔在本子上记录着,她一身便西,佩一副老花镜,倒像个备课中的老师。

那桌上两篮文件袋,总共40多本A3大小的笔记本,里头是记录在册的男女信息。绿袋子是男生,红袋子是女生,本子里身高、籍贯、职业、年收入等等,一应在列。

要问登记了多少人,数不清楚,“反正资料拿出来都吃力,4万多个总有的,实实有三天三夜好数!”

金大姐做公益红娘三十多年,一直免费,还有个不变的规矩:要报名登记的,必须本人带上身份证、户口本、学历证、房产证这“四证”。周一到周五,大姐接受登记,帮忙配对,双休日只安排见面。

上周日上午9点多,离下一对见面还有半小时,金大姐站起来,忙着对付小店生意。

一位阿姨找到店门口,表明来意。儿子26岁了,他自己倒一点不上心。

“不好意思。四证加本人,礼拜一,他自己来找我!”金大姐板着脸,“凡是你们大人来,我都拒绝掉的,我态度不好的。”

“一辈子的事情,这点诚意总要有的嘛。”她又补了一句。

那阿姨客气应下,聊了几句,又叹口气,讲儿子单位远、平常又忙,家里人替他急死。金大姐又露出笑脸来,“年轻人是这样的,工作压力又大!所以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呐。你放心好了,我们这里倒是‘田螺姑娘’多诶。”

杭州日报

,赞

也有家长问,有照片行不行?金大姐也一口回绝:“我不相信照片的,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你的证。不了解的人,不管是什么领导托过来,做不来的。不是针对谁,我是针对每一个人。”

不多时,有两个95后姑娘忸怩地找来,在店外角落里打听怎么相亲。

金大姐只远远瞄一眼,高声说,“今天不要来,不登记的!星期一再来哦。”俩姑娘睁大了眼睛互相对视,像秘密被当众戳穿了似的,又羞又怯,不敢看她。

“不要难为情。你把金阿姨当作自家阿姨么,就对咯。”金大姐笑道。对家长素来“铁面孔”示人的金大姐,待小伙姑娘们却从来都笑脸相迎的。

02

金大姐当年也是大龄未婚女青年

第一次做红娘,就上瘾了

许多年来,大家都叫金大姐,金大姐,以致于忘了大姐的名字其实叫金爱文。

金大姐是绍兴人。父亲因病早逝,年,她17岁来杭州,进入园文系统顶父亲的职,成了景区国有商店的服务员。三潭印月、平湖秋月、灵隐、曲院风荷等景区的茶室,金大姐都待过,后来才自己承包,在黄龙洞开餐厅、商店。

多年服务工作,让金大姐业务精熟,单是台布折花就能折出18种花式,讲解西湖景点更是信手拈来。接待客人时,她习惯性地将双手交叠在身前,说话条理清晰,有一股让人难以拒绝的热情。

说起来,金大姐的婚姻大事当年也没少让家里操心。“我26岁才结婚,那时候也算大龄青年了。”金大姐说,那些年她都不敢回老家,“我妈老是说,屋里还有那么大个女儿,对象都找不到。”

终于,在黄龙洞,金大姐遇见了封师傅。他性格沉稳,模样也好,是公务员,自己是事业单位。可只一点,男方小她两岁多。正是这方挑剔那方,那方因习俗差异也不要这方,差点分手的紧要关头,封师傅一锤定音:“结婚是我结,又不是他们,我自己喜欢就好了!”

金大姐第一次做红娘就在婚后不久。那是园文系统里的熟人,这一对如今儿子都已34岁了。

素喜热闹的金大姐,在系统内认识的人又多,自那以后,愈发不可收拾。

一开始金大姐只在园文系统内部介绍,见面就安排在少年宫广场。很多时候,男方女方都没来呢,她老早一个人到了。

单位有同事路过看见,少不得笑她,“这个西斯(方言)又在相亲了。”话传到封师傅耳朵里,也少不得恼,“家里孩子不管,又吃空了!”

但凡是促成一对,金大姐心里是真开心,“真是胜造七级浮屠。他们好比我自己孩子一样的。”

后来年数一长,大姐名气大了,便不断有社会上的人托上门来。

封师傅见实在劝她不过,那就加入,和儿子一起笔记本啊、笔芯啊一沓沓帮她买回来,当做相亲“耗材”。

03

情侣刚约完会,各自相亲又碰上

这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分手1年还是相到一块,这叫缘分

做红娘这些年,金大姐碰到稀奇古怪的人和事太多了。说来说去,绕不开一个“缘”字。

金大姐说起几年前的一对,两人都是文文静静的工作,相貌、背景、生辰八字给他们配好,到了周末约见面。

女孩先到十分钟。男孩到了,却扭扭捏捏不肯进来。一见面,男的低着头说,“金大姐,我和她认识的。”

原来,这对已经恋爱半年了,周四还在一块约会吃饭,周六又在这里碰到。

“我说你们俩来寻开心是吗?”金大姐也被搞得莫名其妙,“说明你不信任她么,她也不信你。都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两个人最后有缘无分,还是分手了。

相逢的人会迷失,迷失的人也会再相逢。

最近金大姐碰到又一对,见面了,居然也是旧相识。男女已经分手快1年了,当初因为装修婚房买地板,一个要颜色深的,一个要颜色淡的,闹了分手。那婚房就一直空着。

在金大姐这见了面,各自说,“你也没找好啊......”

金大姐说,这一对分手后都见过几个,心里还没放下彼此,“这个就是姻缘,分开了又走到一起,现在总算成家了。”

还有一对愈加搞笑。节假日,男孩子走到店门口,远远看女孩已经在等了。茫茫人海,走近一看是表姐。

“小时候见面见过的,远房亲戚,后来拆迁离得远了。两个人来的时候,都戴着太阳镜,等到眼镜、口罩摘下,哎呀呀......”金大姐讲起这桩事,自己都笑得刹不住车,“当然,后来他们各自都在我这里找好的。”

04

近一半姑娘带房来相亲

相亲见面不过五分钟,配对却最琐碎

金大姐的资料库里,都是什么人?

粗看几页,职业基本是公务员、银行、国企、大学老师、互联网大厂、私企财务等等。按年纪来说,基本是90后的天下,又以94-98年的最多。另外,金大姐大概统计过,现在有近50%的姑娘带房来相亲。

金大姐说起,登记报名时,有的确实太好,“互联网大厂上班,年纪轻轻,年薪万以上,他都不敢写收入,怕给对方压力太大。”

还有一些“普信男”,写对另一半的要求,高到天上去。金大姐就手指叩叩桌子,半开玩笑地提醒:“符合实际点啊,自己衡量一下。”“金阿姨有镜子的,照一下。”

金大姐有自己道理的:“不符合实际的,介绍了有啥用啊?又不是婚姻中介,帮你拉几个人见见面,然后挣你的钞票......”

周日傍晚4点,金大姐安排了见面的最后一对,光看样貌挺登对的。男生一身休闲夹克,身高一米八五,女孩子也有一米七,穿了身浅色套装,大方靓丽。

金大姐熟络地帮他们各自介绍完,“小伙子是体制内的科长,蛮阳光的。姑娘儿呢是大学老师,很文雅。接下来又快过年了哦,幸福靠自己争取。男生主动,女生互动,希望你们有缘分走到一起!”

见面过程不过三五分钟。而实际上,功课都做在了背后。

周一到周五,小店生意少,金大姐主要忙登记配对,一坐下来就要到下午四五点。

按照各人工作、样貌、性格等,配好一对,电话联系一对,彼此能够接受了,再协调时间安排见面。双方的基本情况,金大姐在见面介绍时都要背得出。

“至少夫妻相要配好,百分之三十的把握要有。乱点鸳鸯谱点不来的。”金大姐说,“后面就看各人相处。如果三观不合的,即使家财万贯的也不要。”

有人周末出差,或其他原因不能到......这中间的琐碎,无法细说了,“反正一个月电话费0块打底”。

05

家长不要急,大姐儿子结婚也晚

她亲自介绍的

大姐的目标是:0对!

熟人朋友来店里,闲话家常间,总要讲金大姐几十年的辛苦,促成多少姻缘,积下多少福报,再讲儿子优秀,体制内考进,以后对象不愁。

人家哪里晓得,金大姐心里跟许多家长们一样急。那时候儿子喜欢自由,一个人住一个人花,多少好,成家的事还没提上日程呢。金大姐也不好催,小孩自己的事情,家长急不来的。这句道理,她千万遍都同别人讲过了。

早些年老母亲数落她,“你自己在给人家相亲的,你不难为情?自家结婚噶迟,为啥儿子也要弄成这样?”

那时候金大姐也口口声声说他,“真当是个‘表好胚’哦!”

今年,金大姐总算稍微松口气,儿子自己也觉得时候到了,成了家。儿媳妇就是她亲自张罗的。

大姐从此多了个“婆婆”的身份,那些听多看多了的道理,她老早悟在心里了——

“大家都要有自己的空间。孩子忙,没时间做饭,宁可我们饭做好,披星星戴月亮地送过去。住一块,容易住出事情来的。这个我们做父母的要自己拎得清。孩子的事情少管,大人掺进去么,都是个祸水。”

金大姐有个目标,最好能促成0对姻缘,那时候自己就满意了。今年她的小店续租了5年,按经验,0对肯定要超,“到时人家上门求了,不可能不帮的呀。”

大姐唯一觉得有些对不住的,是自己老伴封师傅,“几十年风风火火的。他还没退休的时候,饭都是他晚上回来做,我吃了几十年‘先生饭’了。都没时间好好陪过他。”

封师傅笑她,“一辈子噶忙为啥?钞票挣了有啥用?”

“为了开心呀。”金大姐拿起那两篮资料,往桌面上一垛,码齐,“我每天都老开心了!”

杭州日报

,赞20

记者钟玮视频俞磊王翔

实习生赵若瑄编辑钟玮

杭州日报诚意出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9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