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田螺 >> 田螺的繁衍 >> 螺蛳和田螺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以后还
作为一个吃货,看到螺蛳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我们以后还能愉快地嗦螺吗?没办法,实在太喜欢吃螺蛳粉,一想到以后要是吃不到螺蛳粉,那柳州将失去一大产业,吃货们要失去一大乐趣。
先别急着慌张,事实上,被我国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中的“螺蛳”,并非我们日常吃的螺蛳粉用到的螺蛳。田螺可以照样嗦,螺蛳粉可以照样吃,放心大胆地吃,因为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螺蛳,另有其者。
绝大多数人,很少能吃到真正的螺蛳和田螺的人,因为你想吃也吃不到。既然被列为了国家级别的保护动物,那就说明这种生物的数量稀少,生活环境正在不断缩小,想想柳州满大街的螺蛳粉店,和湖南的嗦螺小摊,你觉得它们有可能稀少吗?
先来说说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的螺蛳,这种螺蛳其实是田螺科螺蛳属下的螺蛳,包括滇池螺蛳、牟氏螺蛳等等,这些螺蛳分布的范围很小,仅存在我国云南地区的高原湖泊中,是我国的独有种属。
虽然在云南当地,这种螺蛳不算少见,但随着云南旅游业的开发,生活在洱海、滇池的螺蛳数量急剧下降,适合此种螺蛳繁衍的环境越来越少,因此对其进行保护,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我们日常吃的螺蛳,真实名字叫“环棱螺”。这种螺蛳的分布范围广泛,种群较多,即便近年来大家对螺蛳粉的需求水涨船高,但环棱螺的繁衍能力实在太强,而且分布范围广,适应能力强,即便依靠天然水域人工捕捞,依然能维持种群数量。
再来说说被保护起来的田螺,其实是“东北田螺”。这种田螺分布在东北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流域,和我们俗称的田螺对比起来,东北田螺其实才是正牌的田螺,我们平时吃的田螺叫“中华园田螺”和“中国元田螺”。
东北田螺的资料较少,但既然被列为保护动物,那肯定数量稀少,国家认定它达到了被保护的级别。而且将东北田螺列为保护动物,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份名单已经商讨了近两年时间,到了最近才确定下来。
那么我们日常吃的螺蛳和田螺来自于哪里呢?一般都是人工养殖,当然了,如果你生活在农村,村里有河流的话,也可以去河里捞螺吃,但这种螺泥沙更多,更难处理,因此更建议吃人工养殖的螺。
完全不需要担心今后吃不到螺蛳粉,因为广西柳州已经将螺蛳粉作为支柱性产业,你会发现,如今的螺蛳粉早已不是刻板印象中的路边摊,或是街边的苍蝇馆子那般朴素,有很多旅游博主、美食博主专程赶往柳州,就为了当地一碗螺蛳粉。
同时,柳州的螺蛳粉产业已经获得相关专利件,其中发明4件、实用新型86件,外观设计79件。国家范围的螺蛳粉相关专利更是达到多件,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你还需要担心螺蛳粉没地方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