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科 http://m.jpm.cn/article-70129-1.html农村老人常说:“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这样说有道理吗?相信只要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对黄鳝和田螺一定不会感觉到陌生,而且也都曾经我离它们做出过可口的美食。记得以前小时候,只要一到夏天,村里的小伙伴一定会去稻田或者小溪里抓黄鳝、摸田螺。一下午时间也可以抓到很多的田螺和黄鳝,回家经过父母的手烹饪以后就成了诱人的食物了。现在想要去田里抓这些野货已经非常难了,这些年因为人们农药的使用,黄鳝和田螺已经基本见不到了,市场上能够见到的,大多也都是人工养殖的。吃黄鳝和田螺也是有很多的讲究的,不能乱吃,而且烹饪的手法也是有很多的要求。“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这句老话就是告诉我们,在吃黄鳝的时候不能吃头部,吃田螺的时候不要吃尾部。黄鳝的营养物质是非常的丰富的,很多人都有吃黄鳝的习惯,但是黄鳝虽好,其头部也不适合吃。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黄鳝的头部的肉会比较少。人们吃黄鳝的时候大多看重的都是它身上的肉,头部的肉比较少,自然不受大家待见。二是黄鳝的头部可能含有对人体不利的元素。在现在的农田里面,很多都特别喜欢施用农家肥,其头部里面可能会含有一些重金属元素,吃了以后对人的身体不好。以前就听人说过“小暑黄鳝赛人参”,足以见得人们对于黄鳝功效的肯定。现在人们能够买到的大多都是人工养殖的,对人体的危害会小很多,但是还是要注意一下,“黄鳝不吃头”还是非常有道理的。田螺大多都是生活在一些腐烂的泥里面,主要是以水中的微生物为食物,所以在它们身上免不了会有很多的细菌。田螺的消化系统和内脏大多都是集中在其尾部,这里可以说是藏污纳垢的地方,会有很多田螺的排泄物,所以会有“田螺不吃尾”的说法。以前在农村老家的时候,在吃田螺之前,我们都会把田螺在清水里养3-4天左右,为的就是能够将田螺里的排泄物可以清理干净。除此以外,在吃田螺的时候需要先把其尾部割掉,这样就会相对干净一些了。很多人都喜欢在外面饭店里吃田螺,很多田螺处理的时候可能都不是很细致,所以可能会有感染疾病的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食物的质量了,对食品的安全十分的看重。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食物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还是要小心谨慎,不要出什么问题,对自己的身体负责。“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这句俗语告诉我们,在吃每一种食物以前都要充分的了解食材,只有对食材充分了解,这才有可能做出更有吸引力的美食。不管吃什么食物都要注重食物的来源和其对身体可能带来的影响,尤其是食物给一些身体有问题的人吃的时候,则需要更加的小心谨慎。通过这句老话,我们知道了吃田螺和黄鳝的一些讲究,也能对其它们的身体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不得不感叹古人在吃上面表现出的细致,大家在吃黄鳝和田螺的时候也一定要记得进行相关清理工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9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