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怎么养殖:选优种苗、池塘建设、田螺放养密度、合理控温、放养时间和方法、水质调节、投饵要求、成螺打捞、病害防治、田螺越冬治理。
1、选优种苗:挑选浅褐色、壳薄、体圆、尾钝的新鲜螺作为种螺,一般15克/只以上田螺便已达到发情,在15℃以上时便能繁育。
2、池塘建设:田螺对养殖场所要求较低,实际上乡村许多沟渠、水渠、水稻田都可以放养田螺,在开阔的水塘中河面上可以放养红萍、水浮萍草、水藻等遮阴,池里插上去竹竿、木板等供田螺栖居,既可以收海上绿肥作物做精饲料,也可获得田螺增加利润。
3、田螺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放养-个,与此同时,每平方米套养秋花鲢鳙鱼种5尾上下开展养殖。田螺放养时长一般都在3月份。
4、合理控温:适合田螺生长温度是20-25℃中间,温度低于15℃或大于30℃会终止进食,需要注意温度控制。
5、放养时间和方法:放养时间一般选择在避开高温炎热时长,并且在头年年末放养有益于减少养殖时长提升当初产量。放养方式一般选择自然繁殖的办法,在养殖塘内,每平方米可放置-个,隔水层深层以0.8-1米最合适,放养时雌和雄螺可以一起放养,就可以自然繁殖。
6、水质调节:一是螺池要常常引入自来水,以调控水体,尤其是繁殖季节,最好是维持池水流动性,特别是高温季节,采用银行流水养殖效果明显。在秋春时节以微银行流水养殖为宜。螺池水深层需常维持30公分左右。二是调整水的酸碱度。当池水pH值过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粉0.15-0.18KG,每过10-15天撒一次,使池水pH值维持7-8。
7、投饵要求:田螺入池后,投喂蔬菜、谷糠、鱼内脏等鱼饵,这种均要切碎与精饲料翻拌再投喂。投喂量应依据田螺的进食状况而定,一般每3多天投喂一次,投喂时间按早上最合适。
8、成螺打捞:田螺养殖中,当仔螺长至10克以上时,可分次采捕发售。采捕时放干池水,立即下池采拾就可以,留意选苗60%左右大个体螺作种螺。
9、病害防治:田螺的抗病性强、病症少,但容易感染寄生虫感染,预防寄生虫感染时应尽量避免应用硫代硫酸钠,主要原因是硫代硫酸钠对田螺有破坏功效,一般建议使用生石灰粉,用生石灰粉既可以预防疾病,也可提升钙元素和调节水体,一般建议每15天使用一次。
10、田螺越冬治理:当水的温度着陆到8-9℃时,田螺最开始沉寂时,沉寂时,田螺用壳顶钻土,只能在基土留一个环形小圆孔,时刻出现气泡。田螺在过冬期不进食,但养殖池还需相互连接水位10-15cm。一般每3-4天交换一次水,以相互连接适度的氧气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