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秦胜南)随着气温升高,每年4至6月、8至10月是福寿螺产卵、孵化的高峰期。如果在野外、公园或水边看到桑葚般大小、粉红色不明物体,要提醒孩子不要轻易触碰,因为有可能是福寿螺的卵聚集而成。此外,由于福寿螺身上普遍携带着寄生虫,且外观与田螺相似,要当心误食。近日在广东、江苏等地的湖边出现一团一团粉色、如桑葚状的物体,这些附在水草、石头、河岸和桥墩上的物体,很可能是福寿螺的卵。这也意味着,周边可能会有福寿螺。广东省惠州市疾控中心寄防消杀科副科长邱卫卫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福寿螺卵本身并不危险,但是尽量不要让小朋友触碰和把玩,外环境各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还是很多。”由于外观相似,有人可能将福寿螺和田螺混淆,那么如何区分两者呢?通常福寿螺个头会比田螺大一些,尾部更加扁平,田螺尾部尖且外壳厚度不如福寿螺。有研究数据显示,福寿螺是寄生虫的温床,体内寄生虫大约有条到条。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所长曹俊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福寿螺会传播一种叫广州管圆线虫的寄生虫。如果福寿螺没有加工熟透,这种寄生虫被误食进入人体,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严重的话会导致死亡。”编辑李严校对刘越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