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为什么不能吃?有何讲究?文/号外飞飞说历史图/网络中国民间有很多关于饮食的俗语,大都是老一辈人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总结而来的。就比如说“猪不椒”、“鱼不蒜”等等,或许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境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今随着人们认知的提高以及烹饪技术的进步,类似的俗语就不一定适用于现在了。今天要和大家聊聊的这句俗语是“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黄鳝的头和田螺的尾是不能吃的。那这是为什么呢,这其中是有何讲究吗?小编马上为您揭晓。首先来看前半句“黄鳝不吃头”。民间对此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有一种黄鳝叫望月鳝,此鳝喜食腐肉,专挑一些死鱼死狗死老鼠进食,更夸张的是,每逢月圆之夜它会出洞望月,因而得名望月鳝。当然了,这只是一种传说,另外还有一些实际意义,就是黄鳝是一种野生鱼类,肉质鲜嫩美味,深得民间百姓的喜爱,所以爱吃黄鳝的人有很多,但是吃黄鳝头的人却寥寥无几。厨师都认为黄鳝的头部肉很少,不像鱼头的肉多,黄鳝的头大部分都是骨头,且味道不好,所以少有人吃。再有就是黄鳝的头可能累积有毒素,所以少有人吃。再说这后半句“田螺不吃尾”。吃田螺,最重要的讲究有两点。一是田螺脏,所以得用清水样三五天,待田螺排除脏东西;二是用剪刀剪掉田螺的尾巴,市场上有专门去尾的机器,快捷方便,就是这个事情比较费劲。田螺的尾部是田螺的排泄物与和内脏聚集地,真的很脏,还含有很多的寄生虫和细菌,除了对人体不利。尤其是外来物种福寿螺,吃的时候不仅仅是尾部万万不能吃,头部也最好不要直接食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田螺的尾部不仅不卫生,还会有重金属堆积,这个常识应该平时在夜市爱吃田螺的人都知道。像一些讲究的饭馆,通常都会用专门的钳子把田螺尾去掉,还会用清水浸泡一天,煮的干净了才会让人食用,这样也比较负责任。大家在吃田螺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做,或者说用盐水浸泡也可以让田螺吐沙和排泄物,还有杀菌的作用。这下喜欢吃田螺的小伙伴们就不用担心会因为不干净的田螺而吃坏肚子了。以上就是关于“黄鳝不吃头,田螺不吃尾”的全部解释和讲究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8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