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田螺 >> 田螺的天敌 >> 洞庭碧螺春的鉴别方法和技巧经验之谈
碧螺春茶是中国历史名茶,属于绿茶,是苏州著名的特产,产于苏州市吴县(今吴中区)太湖洞庭山一带,所以也叫“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闻名遐迩,受到很多茶友们的喜爱与好评。
洞庭碧螺春具有一嫩三鲜的特点:即采摘一芽一叶,芽叶嫩,色泽鲜,香鲜灵,味鲜美。
在名优绿茶中,洞庭碧螺春可谓独树一帜,其嫩绿的干茶和汤色,细腻的花果香,鲜醇的口感都令人印象深刻。
一直以来,碧螺春由于产量稀少,茶叶品质好,在茶叶中的价格相对也比较高。
当洞庭碧螺春热卖之后,市场上的洞庭碧螺春鱼龙混杂,也难免会有不良的商家,以次充好或冒名顶替,来欺骗消费者。
对于想买正宗的洞庭山原产地的朋友来说,没有一定的基础,是很难辨别的;哪怕是碧螺春原产地的茶农,有时候也很难分辨出一些外地碧螺春和本地碧螺春。
那如何才能分辨洞庭碧螺春茶的真假,好坏,优劣呢?今天小编就教大家几招!
一,原产地
碧螺春的原产地,就是在苏州市太湖里面的洞庭东,西两山。
其中,西山是湖中的一个小岛,东山是延伸在太湖中的半岛,合称洞庭山(注意了,这个洞庭山,和湖南的洞庭湖没有任何关系)。
二,原树种
洞庭碧螺春茶树的品种,古时称小青茶,当地人也叫柳条茶,现在统称为东,西山群体小叶种,也可称为碧螺春群体小叶种。
三,从工艺上看
碧螺春为茶的一个品种,在传统茶行业,制茶工艺即可代表品种。
碧螺春是绿茶的一种,所有按照碧螺春工艺制作的绿茶,都可以叫碧螺春。
也就是说,除了苏州外,其它地方都可以种植碧螺春,无论是浙江,四川,云南,安徽,福建等地,只要茶农和茶商愿意,按照碧螺春的工艺把茶叶做出来,都可以标上“碧螺春”三个字来卖。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国卖的碧螺春都是真的碧螺春。但是,只有原产地的碧螺春,才能被称作为“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的原产地,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只限于苏州市吴中区的东山镇(洞庭东山)和金庭镇(洞庭西山)两个行政区域内的茶产区。
这两个茶产区的碧螺春,才是“洞庭碧螺春”,才可以使用“中华人们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识。
四,先从外观上进行初级筛选,是否为正宗原产地的碧螺春。
正宗原产地碧螺春,具有“满身毛,铜丝条,蜜蜂腿,银绿隐翠”的特点。
1,满身毛
碧螺春全身由茸毛遮掩,茸毛是碧螺春茶细嫩的体现。
碧螺春幼芽的芽尖背面长有茸毛,加工成茶后,茸毛紧贴茶叶。
茸毛越密等级越高,叶越大等级越次,也就是茸毛遍布或者茸毛披覆。
如果说您所购买的碧螺春没有茸毛,那肯定不是原产地的碧螺春;原产地的茶叶除了炒青没有,碧螺春自然是肯定有的。
如果说您所购买的茶叶虽然毛很多,但茶叶很粗壮短小,那多半也不是原产地的碧螺春。
如果是着色的碧螺春,它的茸毛多是绿色的,是被染绿了的效果。
2,铜丝条
指的是精品碧螺春,条索紧细重实,苗条秀气,通常称之为纤细,冲泡时能迅速地下沉。
3,螺旋状
洞庭碧螺春外形纤细,成螺旋状,当然也不是那种很整齐的螺旋状,外形不能太统一,太统一的外形,基本上也是外地机械加工的茶叶。
一般苏州产的碧螺春是人工炒制的,不会像机器炒制的那么卷。
机器炒制的外形,一般会像田螺那么卷,而且一般叶子比较大,不然机器卷不出来。
4,蜜蜂褪
是指碧螺春茶的形态像蜜蜂褪那样弯曲,仔细观察,条索呈螺旋形卷曲,这就是习惯上称的卷曲成螺;这也是区分真假碧螺春和加工技术好坏的重要特征之一。
一般是明前茶才讲究这些,要求一芽一叶为标准,从初展芽头开采,采摘芽长1·6~2·0厘米的茶树鲜叶,每炒制一市斤的碧螺春干茶需要6万-7万个芽头;芽为白毫卷曲形,叶为卷曲青绿色。
注意小蜜蜂的腿是弯曲的,不是圆的,一般机制碧螺春都是圆球形卷曲,这是分辨手工茶和机制茶的重点。
5,银绿隐翠
银绿是指茶叶鲜活的绿色,在白毫色泽的衬托下,给人以熠熠生辉的感觉。
隐翠(注意是翠),机制茶,外地茶大都是绿到发青的。
五,辨颜色
从颜色上辨别,这从理论上很难去实现,因为不同等级的碧螺春颜色都不同,要结合茸毛和颜色一起才能分辨。
如果茸毛很多,但颜色很淡的话,那自然是外地碧螺春。
如果茸毛少的话,外地碧螺春一般机制的多,也就是成螺状的,而本地碧螺春茸毛都是遍布于身的。
简单点讲,如果您所购买的碧螺春螺状很紧,或者说虽然不紧但茸毛没有布身,颜色不是那种翠绿,那自然不是正宗的碧螺春。
六,闻香气
正宗原产地碧螺春有淡淡的花果香,也有的是栗香。
而不少碧螺春是另外一种异味,有点刺鼻,有的虽然没有,但是茶香不是很明显。
例如,四川的碧螺春都是纯手工制作的,外观很难去辨别,但香气却是没法达到的。
当然也有不少制茶者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会加入一些类似的香料。
七,手感
正宗原产地碧螺春茶摸着柔软,因为其为小叶种,软软的,即便做的干的原产地碧螺春,还是有韧性的,这是一定要接触过的人,才会有感知。
八,正宗的碧螺春冲泡后
冲泡后的碧螺春分辨起来是最直接的,当您所购买的碧螺春无法从感知,外观,香气等进行分辨的话,那冲泡后所有的都可以解决。
1,迅速沉底
正宗原产地的碧螺春,是用上投法冲泡的,投茶即沉,无漂浮物。
一般是选用透明的玻璃杯,即先往杯中注入85℃左右的热水,至七分满,然后再置入茶叶,茶叶会在几秒钟的时间内,都沉入杯底。
这时候,你可以透过透明的玻璃杯,看到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开来,展现出采摘时候的样子。
跟大家说个小诀窍:如果您发现展开后的茶叶外形特别的好,颗颗饱满整齐,那么,对不起这肯定不是本地的茶叶。
其实,本地茶农都知道,洞庭碧螺春有一个缺点就是茶叶嫩,在手工炒制的时候容易炒碎茶叶,所以茶叶越是外形完美,越是外地茶的可能性越高。
2,闻香郁
随着杯中水汽的升腾,茶叶的香气也会随着水汽弥漫开来。
这时候,闻着洞庭碧螺春所特有的花果香,特别地令人舒坦。
3,观汤色,品其味
以汤色微黄为优品,汤色碧绿为次品。
口感清香而醇和,兼有花朵和水果的清香。
素有“一酌鲜雅幽香,二酌芬芳味醇,三酌香郁回甘”的说法。
4,叶底
叶底,亦称茶渣,即指干茶经开水冲泡后所展开的叶片。
将叶底放入盘中,观察其嫩度,匀度,色泽等;也可将泡过的茶叶倒入漂盘中,将清水漂叶片进行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比较。
洞庭碧螺春的叶底柔匀,翠芽微显,嫩绿明亮,非常有辨识度哦。
洞庭碧螺春的采摘,严禁采单芽,所以看到叶底都是单芽,或是叶底肥壮的,那自然就不是正宗的碧螺春。
叶底的辨别,有助于分析茶叶的工艺和品质。
九,成本
由于正宗碧螺春从种植,维护,采摘,挑拣,炒制的方式都是采用人工的传统方式,保证了芽叶的形状和成茶的质量,但同时也决定了正宗碧螺春的成本居高不下。
所以价格也比较贵,毕竟茶的价值摆在那里嘛,这勉强也算是辨别真假的一个方式吧。
十,查看防伪标识
仅仅依靠传统的观形,辨色等方法来辨别洞庭碧螺春:
一是难以分辨。
二是对于外行人来说不现实。
因此建议茶友们在选购洞庭碧螺春时,要选择正规的企业所产的产品,因为正宗的碧螺春茶,在茶叶的外包装上一定要有,国家实行的食品市场安全准入制度的QS标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产地标志。
友情提醒:散装的洞庭碧螺春茶要谨慎购买。
延伸阅读
一,洞庭碧螺春和云南碧螺春有什么区别
洞庭碧螺春是小叶种茶,而云南碧螺春是大叶种茶。
洞庭碧螺春芽叶较小,偏廋薄,外形条索纤细,卷曲,呈螺状;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新持久,滋味鲜醇爽口。
云南碧螺春,由于茶树是乔木型,所以茶条较为粗壮,一个芽头至少有洞庭碧螺春两三个那么大,看上去有点像珠茶。基本上没有白毫,色泽乌绿,汤色翠绿,滋味浓厚。
云南碧螺春,其香味不及洞庭碧螺春,但滋味较浓,耐冲泡。
虽然云南碧螺春和洞庭碧螺春的制茶工艺差别不大,但是由于产地,水土,气候等差异使得它们成为两种完全不同的茶。
二,洞庭碧螺春和乌牛早碧螺春有什么区别
1,从原叶上进行比较,
从外观上来看乌牛早的青叶偏黄,叶片包着茶芯,茶芯虽然很小,但是做出来是叶子,也就是乌牛早是没有芯的,而正宗的小叶种叶片偏绿,有茶芯。
2,从干茶上进行比较,
乌牛早做的碧螺春偏黄,偏暗,而且偏粗,同芽胚的青叶,做出来的干茶色泽,小叶种更绿,更活。
3,冲泡后进行比较
乌牛早的汤色偏淡,浑,带黄;而小叶种汤色清澈,汤色碧绿,口感自然是原产地小叶种最好了。
乌牛早的香气是板栗香,而正宗洞庭碧螺春则是花果香。
乌牛早虽然看上去很漂亮但口感偏苦,回甘差,果香味差。
结语,上文就是鉴别正宗碧螺春的一些技巧和方法,仅供茶友们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喜欢此文,请记得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