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的夜宵怎么能少得了撩螺呢?但是喜欢撩螺和吃螺蛳粉的小伙伴们注意了↓↓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有眼尖的人发现“螺蛳”赫然在列,被列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这让广西的“吃货”们不淡定了!以后我们还能愉快撩螺吗?6月23日,南国早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淡村农贸市场每天售出大量螺蛳。南国早报记者刘冬莲/摄市场销售的螺蛳大多属野生在广西,人们常吃的淡水螺主要有两类:田螺和石螺;有的地方将它们统称为螺蛳。一些摊贩表示,他们虽然只有五六个摊点,但每天对外零售近千公斤田螺、石螺,买家以螺蛳粉店、宵夜摊为主。本地货不够卖,得从湖南、湖北等地进货,而外地货据称很多也是野生的。▲南宁市水街菜市销售本地捕捞的田螺(圆田螺属)。南国早报记者刘冬莲/摄对于每天跟螺打交道的摊贩来说,他们非常关心网上流传的“螺蛳”列为保护动物的消息。一名摊主忙问:“真的要保护起来?但过几年就会长得到处都是。”另一名摊贩下意识反问:“那螺蛳粉怎么办?广西人这么爱吃螺!”▲淡村农贸市场待清洗的螺蛳(环棱螺属)。南国早报记者刘冬莲/摄有爱吃螺的“吃货”称,他也看到网上说的信息,但总觉得不太真实。毕竟,田螺、石螺很容易生长,乡村池塘里、水坑中随处可见。▲一些摊贩在清洗螺蛳。南国早报记者刘冬莲/摄专家:此“螺蛳”非彼“螺蛳”带着许多疑问,记者拨通了广西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电话。“这‘螺蛳’不是我们常吃的‘螺蛳’,而是一种特有的动物。”该中心副研究员王大鹏解释说,我们平常说的“螺蛳”是俗称,并不是准确的学名。大家平时吃的淡水螺主要有“中华圆田螺”、“中国圆田螺”,个头比较大,是田螺科圆田螺属动物;还有一种,是被俗称为石螺、螺蛳的“环楞螺”,一般食指大小,表面有清晰可见的环棱纹,是田螺科环棱螺属。而拟列入保护名录的“螺蛳”,是田螺科螺蛳属,主要生长在云南省。▲螺蛳属动物。图源:网络王大鹏说,在广西被列入保护的淡水螺只有一种——红河疣螺,主要生长在红水河,现在很难看到了。▲螺蛳(螺蛳属)。图源:网络“中华圆田螺、中国圆田螺、环楞螺,不会列进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名录的,放心吃!”王大鹏说。柳州要用养殖螺代替野生螺广西吃螺蛳数量巨大,柳州用螺尤其多。红遍全国的柳州螺蛳粉,用的螺主要是环楞螺。虽然该螺生长快,但螺蛳粉产业对螺蛳的需求也快速增加。预计到年,柳州市螺蛳粉产业加上其他螺蛳美食所需螺蛳原料,将达到4万吨。▲在南宁市水街菜市售卖的螺蛳(环棱螺属)。南国早报记者刘冬莲/摄记者了解到,年1月,柳州市启动一个项目,计划用4年时间专题研究柳州螺蛳养殖系列关键技术,让养殖螺取代野生螺进入柳州螺蛳粉产业。柳州一家螺蛳粉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公司年产值超过2亿元,用的螺蛳主要从市场采购,而市场销售的石螺大部分都是非养殖的。如果石螺实现大规模养殖供应,将有力支持柳州螺蛳、螺蛳粉产业发展壮大。(来源:南国早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