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

生死劫缺爱女孩自以为遇到真爱,却被男

发布时间:2022/12/29 22:51:59   

胭妮呆呆地坐在地上,木玉满不在乎地坐在沙发上抽着烟,胭妮恨恨地看着这个男人,木玉满不在乎:“怎么?想和我拼命?你的命比我值钱,你是大学生,我只是个司机,还是个农民,照样玩了你,用的还是你的钱!”

胭妮彻底崩溃了,她今天才发现,她的爱情是个彻头彻尾的谎言,她拼尽全力考上的大学,已经退学了,拼着退学生下的孩子,也被卖了,还是以领养的名义,就在刚刚还有一个女孩子找到她,让她离开木玉,说她已经和木玉好了很久了,她输得彻彻底底,一无所有。

电影名为《生死劫》,胭妮最终拿着一把刀冲向那个欺骗她的渣男,但那又怎么样呢?

用木玉那恬不知耻的话说,“值得吗”?

这部电影,建议有女儿的父母都带着女儿看看,看看自己对女儿的爱是否有误解,女儿迟早要脱离视线,避开渣男套路是一门必修课。

缺爱的童年

胭妮父母在黑龙江结婚,她一岁那年就被送到北京姥姥家,父母后来又生了一个弟弟,她便几乎是淡出父母的生活了。

一个父母都不爱的孩子,别人能有多爱呢?

母亲给姥姥生活费,姥姥管她吃喝,仅此而已,她感受不到正常的父母那种发自内心的爱意。

六岁那年,她算是第一次见到母亲,毕竟一岁之前也没啥记忆。母子相见的一幕,几乎可以看透她的整个童年。

小姨拉着她,兴冲冲地口中喊着“姐”,把她拉到一个陌生的女人面前,让她喊“妈”。

那个女人脸上露出一抹惊喜,伸手想摸摸她的脸,她却瑟缩着往后退,一声不吭。

那个女人手尴尬地收回来,脸上的笑容也凝固了,小姨不停地唠叨:让喊声妈也不喊,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要分开了,那个女人说:“孩子已经生下了,我也没办法,就交给你们了,该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

在胭妮的世界里,她和那个说话有些凶狠的女人没什么关系,直到跟母亲分别,她也没喊一声妈。

回到姥姥家,姥姥一边数钱,一边和小姨不停地埋怨,连妈都不知道喊,养了个小白眼狼,晚上不许吃饭。

只有六岁的胭妮,一声不吭,站到墙角去了。

这就是她的小时候,寄人篱下,孤僻,不讨喜,没有人对她是发自内心的爱,她用沉默对抗一切,吃饭,长大,孤独陪伴她整个童年。

但是,这又不是常规意义上的虐待,母亲觉得自己做的已经够了,给够生活费,让她衣食无忧还不够吗?

姥姥和小姨,也觉得自己做的已经够了,不短她吃,不短她喝,也没有打她,至于骂,又有哪个小孩子不会被骂呢?她们感觉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唯独没有人觉得,要对这个不讨喜的孩子,多关爱一些。

胭妮因为缺爱而自闭,自闭的解决方法,是真心的关怀和呵护,可是所有人都因为她的不讨喜,而厌烦她,她更加自闭,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十四岁的时候,她父母终于同时出现了,她戴上一顶黑色的帽子,把头包了大半,小姨让她把帽子拿开,她却死活不肯拿开,活像契科夫小说里那个装在套子里的人。

黑色的帽子,是她的自我防护,一个自闭的人,喜欢封闭的空间,尽可能地隔绝外界,才能获得安全感。

父母这次到来,是因为她的人生面临抉择,是选择读高中上大学,还是上职高,在一些闭塞的地方,重男轻女是常态,我上学的时候,就有许多成绩挺好的女孩子,初中毕业被父母逼着去打工了。

对于胭妮来说,她渴望继续上学,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姥姥和小姨都希望她去打工,母亲也说:“我也没指望鸡窝里能飞出金凤凰来。”

胭妮不吭声,小姨说:“你别死鱼不张嘴啊”,母亲也埋怨:“每次见她,都是这副德行,我们家没出这种人啊,这像谁啊?”暗戳戳地指着父亲,又埋怨:“生下这孩子,算我倒霉,这种样子,上了大学也不会有出息。”

父亲终于开口:“我觉得还是上大学的好,虽然我们挣钱不多,上大学的钱也还负担得起。”

他们争执了一下午,最终那个不受欢迎的父亲,力排众议,让她上大学,临走时,让她争口气,自己能做的就这么多了。

这就是她的童年,在冷言冷语的包裹中长大,小姨和姥姥不至于虐待她,但也不至于多关心她,她年幼时自闭,相比普通孩子更需要关心和呵护。小姨和姥姥反而更加厌恶她。但怪小姨和姥姥吗?她亲妈都不关心她,谁又会真正关心她呢?

从小缺爱,是她一生悲剧的诱因。

动情

拿到大学通知书的那一刻,胭妮脸上首次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那不止是一份前途,更是摆脱死水般的家庭唯一希望。

姥姥和小姨也难得为她高兴,为她惊叹,她和这个家告别,就如同出笼的鸟儿,飞向校园。

她以为从此以后,人生将是一片坦途,从此脱离原生家庭的束缚,从此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

却不料,原生家庭的烙印,早已印在她的骨子里,受过这种伤的人,最容易犯两种错,一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把真心对待自己的人推开,另一种就是,面对一点点小恩小惠,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太过高估别人的善意,容易被欺骗。

通常第一种可惜,第二种悲惨。

而胭妮不幸遇上了第二种人。

胭妮的美好人生,才刚开始,就遇到了命中的魔星。

胭妮提着行李箱,坐上出租车,不料,途中被追尾,她很恼火,指责了一番追尾的小伙子,就拖着行李箱先走了。

路上,她的行李箱散了,她郁闷地收拾东西,这时,一辆车停了下来,司机正是刚才那个小伙子,巧的是,头上也带着一顶黑色的针织帽,缘分呐!

小伙叫木玉,先是真诚地对她道歉,又主动提出捎送她一段。

看着小伙那真诚阳光的脸,胭妮同意了。

木玉把她送到学校,他经常在这送货,对这里很熟悉,热情地为她指出食堂,宿舍,报到处,对新学校一片茫然的胭妮,所有的麻烦都被木心轻松解决,她对热心的木玉极为感激。

此后,她和木玉经常联系,木玉是个货车司机,比她大七岁,除此以外,她对他没什么了解。这也不重要,对于一个孤僻的人来说,她更想要的是别人了解她,了不了解对方,有什么关系呢?

直到感情渐渐超出了界限,她才真正想了解他,但她又不敢,

我想知道他有没有女朋友,是做什么的,可是我不敢,冥冥中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如果我了解他,就会失去他。

胭妮太缺爱了,一个来历不明的男人的温暖,她感觉到危险,却故意回避,她贪婪地想抓住每一分温暖,这才是可怕之处,太渴望一件东西,就会自我麻痹,只看美好的一面,悲剧多半都是这样发生的。

木玉也会买一些小礼物,一双棉拖鞋,从脚暖到心里,一本她早就想要的书,看着书就想起他,一瓶润肤露,这简直不用说了…

一件件小东西,惠而不费,花不了几块钱,却都用在了刀刃上,从头到脚,由外而内,都滋润到了,对于胭妮这么一个极度缺爱的女孩子来说,哪能不沦陷呢?

她的生日,她自己都快忘记了,她自己也没正经地过过生日,木玉却记得,给她过了一个不隆重,却暖心的生日。她从来没有这么感动过,木玉没为她做多少事情,却已经是她这么多年有限的一点温暖,感动之下,她主动献上香吻。

木玉却阻止她:“这对你不好,我只是一个司机,没什么出息,你是一个大学生,前途光明,我是给不了你幸福的”。

胭妮怎么会在乎呢?她可不是那么俗气的人啊!

木玉还在劝说:你年龄还小,有些事情,不像你想得那么简单。

什么叫欲擒故纵?什么叫假仁假义?

就是看他的言行是否一致,木玉所有行动都是在追求胭妮,所说的话又都把胭妮往外推,这种言行极度不一致的人,本身就很有问题。

可有些单纯的女孩子,还就吃这一套。

不贪图富贵,自恃清高的胭妮,为表明决心,为了她高洁的爱情,当晚就对木玉献身了。

对一个自己并不了解的男人献身,是女孩子最大的错,献身之前,若发现男人不是自己想得那样,或许可以轻易退出,但献身之后,投入太大,反而很难挣脱。

沉默成本说起来只是一句话,但止损如割肉,投入越大,割肉也就越痛,很多相对传统的女孩子,只好咬着牙在这条路上继续错下去,胭妮就是这样,越陷越深,等到想回头的时候,早已被伤得体无完肤了。

沦陷

胭妮献身木玉后,木玉就不怎么联系她了,胭妮有些恐慌,木玉已经是胭妮心中的全部寄托,她放不下木玉,就亲自去他家找他。

刚到了木玉家里,就听到婴儿的地哭声,木玉躺在床上,一个女人在忙里忙外,这分明是一个家啊。

没懂胭妮闹明白,那个女人抄着菜刀就追向她,她匆忙逃走了。

她这才知道,木玉对她说的那些话,说他有多糟,不是自谦,那就是真相!

可是,她该怎么办呢?

木玉又找上她,若无其事地递上一瓶水:“我知道我伤了你的心,我根本就不该出现在你身边。”

这让胭妮想到,当初木玉是说过这话的,是自己不信,硬要贴上去的,木玉轻飘飘地几句话,就让胭妮把责任归到了自己头上。

木玉又说:“那个女人是个做.台的,我之前给酒店开车时意外认识了她,我当时让她把孩子打掉,我可以出所有的费用,她却偏要生下来,她想要跟我结婚我怎么会和她结婚呢?我爱的是你!”

我想任何一个正常的女人听了这番话,都会甩他一巴掌,然后走人吧?一个自身不检点,把过错全部推到女人身上的男人,首先就不靠谱,而且很恶心。

但是,胭妮偏偏心软了,木玉看到希望,又接着说:“我不会跟她结婚的,她说如果不结婚,就要把孩子送人领养,我同意了,孩子被领养了,我们也分手了”。

这样一个能把亲生儿子“送人”的男人,面对这种不负责任的男人,最佳选择是立刻离开,再也不要见到他,及时止损,选择男人,首先看得就是责任心,没有这个基础,一切都是虚的。

可是,胭妮还是被木玉打动了,因为这个男人说爱她,她不知道这是真的还是假的,但从小到大,没有人爱过她,哪怕是虚假安慰的话。

她不愿意放过这唯一的爱,哪怕她知道继续下去有多危险,有些事情,局外人看来理所当然,当局者就是剪不断,放不下,还是那句话,投入越大,止损越难!该止损时不止损,是她做的第二件错事。

退学与真相

她跟着木玉住到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在这个最破落的地方,她享受到了一生中唯一短暂的幸福时光。

木玉每天送她上学,晚上接她回来,还会牵着她的手,这种稀松平常的事情,对她来说,已经是难言的幸福了,生活的艰苦,她可以承受,精神的慰藉,是她从未有过的温暖,她觉得一切都值得。

不久之后,她怀孕了,她还是个学生,不可能这时候生孩子的,本来是计划打掉的。

木玉也“劝”她:“喝杯酒吧,为我们的第一个孩子送行,没关系,以后还会有的,我不能自私地让你留下孩子”,说完,又拿出一枚戒指,戴在胭妮手上,说:“戴上这枚戒指,你就是我老婆了”。

胭妮看得出,木玉很想要这个孩子,她被一时的幸福冲昏了头脑,她觉得自己不能那么自私,犹豫良久,她决定留下这个孩子,她去退学了。

退学是她做的第三件错事,为了虚无缥缈的情情爱爱放弃学业,无论对谁,都是绝对的错误。

尤其是对于胭妮来说,学业是她摆脱命运的唯一机会。

胭妮被木玉的表象骗了,木玉始终在重复一个套路,说一套,做一套,他口中说的是劝胭妮打掉孩子,却又表现出非常不舍的样子,又及时地送出戒指,口头上的对你好,就是他最基本的套路,简单,单调,虚伪,又非常实用。

胭妮退学后在地下室养胎,木玉上班,她就锁在地下室,不敢出去,怕见到熟人,后来,木玉失业了,她不得已,和木玉一起摆摊卖炒田螺,意外见到了小姨。

紧接着就见到了母亲,母亲痛苦地说:“你怎么也活成了这个样子?”

原来,母亲上山下乡的时候,和胭妮父亲相爱,怀了胭妮,母亲本想打掉,父亲不同意,事情传开,他们无奈结了婚,胭妮生下后。他们不方便带在身边,就寄养在姥姥家。

母亲不愿意胭妮也过这样的日子,让胭妮生下孩子后送人,胭妮不同意,她就找到木玉,给他块钱,签下送养协议,让他孩子生下后就送人。

胭妮知道这件事情,痛不欲生,但最终,她接受了现实,同意孩子被人领养。只是心急之下,孩子早产,她的眼睛出了问题,还子宫痉挛,身体状况很差,木玉是她唯一的依靠了。

直到一个叫芳芳的女孩找上她,说她是木玉的女朋友,让胭妮快点离开,还说她已经和木玉在一起很久了。

胭妮这才知道,自己遇上了一个什么样的渣男,她在家里四处翻找,她想看看木玉到底是个什么人,终于,她找到了一个盒子,里面是好多份领养证明,原来,木玉专门欺骗女孩子,生了孩子以后,以领养的名义卖出去。

木玉见胭妮识破,大言不惭地说:“你知道了,我也不瞒你,事实就是这样,你是大学生又怎么样?我玩了你还要用你的钱,你还要给我生孩子,这孩子还都是合法领养…”

胭妮被气到子宫痉挛复发,她挣扎着逃离出去,买了一把菜刀,又悄悄地回来。

胭妮把刀藏在身后,悄悄靠近木玉,那是她曾经的男友,曾经深爱的男人,唯一给过她温暖,又把她拖进黑暗的男人,她此时只想和他同归于尽。

男人却一眼就看穿了她,说:“我知道你恨我,但你若跟我同归于尽,你就输得太惨了…”

胭妮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像被戳破的气球,刀掉落在地上,她已经输了感情,输了学业,输了孩子,不能把自己的生命和未来也输掉!

结语:

胭妮的悲剧,源于缺爱,所谓的女孩子要富养,不是狭隘的物质条件的富养,很多富人家的孩子,若是父母一味赚钱,缺少关爱,仍然可能被渣男几句甜言蜜语骗财骗色,就是因为精神上是匮乏的。

胭妮生活不算富裕,也没到缺吃少穿的程度,但是她精神上是极度贫穷的,她得到的爱太少,才会对木玉虚假的情意抓着不放。

没有哪个女人敢说能保证不遇上渣男,这是看运气的事情,渣男也不会在脸上写“渣男”两个字。

但是女人遇到渣男,并不是一定会悲剧,哪怕渣到木玉这样,胭妮也是有逃离的机会的,她若不是献身那么早,木玉也未必有那么大耐心守下去,这种人一般都是目的性很强的。

而之后既然发现了木玉品行不端的一面,无论多痛苦,都该逃离了,和这种人,越纠缠下去,受伤就越深,这是必然的事情。

幸运的是,她最终终于觉悟,和这种男人拼个同归于尽不值得,脱离他,才能开启新生,虽然,她已经失去太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77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