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

她是女版海底捞董事长,靠一盘炒田螺从2个

发布时间:2023/2/1 20:29:57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http://m.39.net/news/a_5252013.html

来源:投资家网

作者:南山

中国饮食界,男有海底捞张勇,女有陶然居严琦。相比前者三次创业失利,最后把一个火锅做到天下人皆知,后者一心只想卖好田螺,只用几个月时间就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万元,凭借惊人毅力,一口气拿下6万平米,硬生生的建起了一个年入20多亿的饮食帝国。

功成名就之后,严琦积极号召19位大型餐饮公司的企业家组建产业投资集团,斥资10多亿,投身公益。

严琦年出生在重庆巴南,母亲是当地的大家闺秀,在巴山蜀水的养育下,她从小就亭亭玉立,母亲一直教导她,为人要不怕吃苦,要乐观向上。由于父母都在外地工作,她小时候都是住在爷爷奶奶家里,奶奶总夸她是个小棉袄,懂得孝敬长辈。

在学校里外貌较好的严琦很受老师喜爱,最重要的是,她每次考试几乎都是满分,属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只可惜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没有继续选择读书。18岁的时候她外出打工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银行,当时有多人参加招聘考试,严琦以第一名的成绩,没有任何金融背景的情况下进入银行做起了柜员。

那时在银行工作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只要进去就是铁饭碗,没什么事做,严琦的工作非常辛苦,她不仅每天要写凭证、做报表,还要核对账务,熬夜到凌晨四五点钟是件平常的事情,但她从来没有叫苦叫累,她相信这份工作自己一定可以做好,就这样,她一干就是2年,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很快从职员做到了营业经理以及支行的业务骨干。

银行里的只要提起她都会竖起大拇指,她是靠实力做起来的人。都说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但是有时光努力并不够,后来,支行调来一个新行长,把旧行长以前带的员工都开掉了,即便是她这种业务骨干也没能幸免,一气之下,她选择离开这个被外人看来能吃香喝辣的铁饭碗。

很多人听说她离开银行后,纷纷为其找工作,有一个人建议她入股夜总会,“干这个的现在特别火”只要入股每个月分红能赚0多元,严琦没同意,她觉得那是“浑水”并不是什么正经事业,且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干净的事不做。

那时,她手里确实有点小钱,也想过要做点什么,她起初是想继续找个工作,但是又担心银行旧事重演,再努力工作也顶不上别人一张嘴,但也想过自己的特长有哪些,她想来想去,自己倒是有个好厨艺,要不开个餐馆?

身边的朋友则说,你要是开餐馆也行,但是要选个好地方,要不没生意,可是好地方谁不想找?说的轻松,做的难,于是她只在郊外找了个地方,开了个小餐馆,她当时想,如果自己家的味道好也不怕没有回头客,她还想了几个餐馆的名字,其中选了一个听着比较舒服,就叫陶然居吧。

起初她的生意并不好,只有5张桌子,一个厨子,一个服务员,她自己更是身兼多职,从采购到收银,从厨子到老板。

每天早上要4点多起床去5公里外集市采购,6点回到店里与服务员、厨师一起洗菜、剥蒜。有朋友过来看她时都不禁落泪,“你这叫什么老板?”

其实,辛苦到没关系,做生意哪有不辛苦的?躺着赚钱的必定是少数。问题是,她的小店根本就赚不到钱,位置太偏了。2个月后,严琦的麻烦又来了,不挣钱,没活干,厨子不想干了,剩下的一个服务员也看不下去了,有天她直接劝老板,“您也不挣钱,要不还是关门算了。”

严琦是经历过在企业辛辛苦苦工作然后被排挤的人,现在自己做生意,如果没能坚持下去,肯定是自己的问题,她不甘心就此失败,有几天她彻夜难眠,一直在思考到底是因为什么没生意?位置不好是一个,但是很多餐馆生意兴隆也不完全是位置;味道不好?她对自己的餐馆还是有信心,那是什么?她想来想去,最后觉得可能是没特色,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做特色就得跟别人不一样,要不还是没特色。年,对她的生意来说是个转折,她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消息,西南农大引进新品种,成功培育出用青菜喂养的田螺。对,可以主打这种田螺!那时候青菜喂养的田螺,在重庆当地还是个新鲜事物,闻所未闻。

她将报纸上的这条消息剪了下来,寻着上面的地址,跑到西南农大旁边的北碚去考察,才知道这种田螺名叫福寿螺,外观与田螺相似,肉质更加鲜嫩营养丰富,但是这种螺体积要比普通田螺大,沉沙多,去沙比较复杂。

由于是新鲜物种,西南农大培育出的田螺市场认可度极低,她跑到学校里,负责项目的教授,见到她都是笑脸相迎,就像张辽遇到了关云长。从西南农大这个层面说,有商家前来咨询就代表项目会很容易进军市场,他们的培育才是成功的,如果一个品种市场根本没人买单,就是一个失败项目。

教授非常耐心的给严琦讲解着福寿螺的去沙过程。刚开始,她听从了教授的方法,把买来的福寿螺都泡在水里,然后在盆里滴上豆油,把田螺壳的尖尾端剪掉,让田螺吐两天水,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方法效果并不是很好。后来,她又了解到了一些土方法,在放田螺的水盆里插了4把菜刀和锅铲,没想到土方法比专业的还好用,果然高手在民间。

第二天,铁器上爬满了螺,而盆底沉下一层泥巴,重复2-3次,田螺肚子的沙子就清得差不多了。紧接着是去腥,为什么说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严琦反复试验了几十次就调出了可以去掉腥味的配方。

凭借此独特配方加以油、盐、葱、姜、青辣椒、酒、豆豉、紫苏叶、蒜茸、酸笋,经过一顿爆炒,一盘以福寿螺为主料的辣炒田螺就诞生了,严琦品尝了一下,又找到几位自称美食行家的人吃上一吃,大家赞不绝口的说道,“这个绝了,必火。”

光好吃也不行,没人知道也白搭,为了宣传自己的田螺,严琦专门找人印了多张卡片,进行宣传,还打出了每天前10份半价的标语,最初宣传的几天,她每天起早贪黑跑到火车站、车站、货运站、大街小巷发卡片,不等多张发完,她的生意就来了,一天能赚0多元,很快她就赚到了人生第一个万元,据说很多人为了吃的她的田螺,不惜跋山涉水,小店门口每天停着几十辆车,有时赶上节假日,都能制造交通堵塞。

到了年底,严琦的小店陶然居,已经扩大到了张桌子,店面不断扩大,田螺一天就能卖出0份,一天就能赚五六万。据说很多媒体还找到她做采访,寻求她成功的妙诀,以及未来的梦想。

严琦说,自己成功妙诀很简单,就是善于发现,定好方向立即行动,且要虚心向能人学习。随着,她的陶然居越来越火,她想过自己开分店,但那样投入成本也不低,不如搞起加盟合作?

当时有一堆饮食界人士找到她,说要加盟,钱不是问题,严琦觉得这种方式来钱更快,一天一个店,加盟费就赚20万,这比卖田螺成本低,赚的还多。此后短短一年内,陶然居的加盟店就开到了20家,遍布四川的9个地级市,严琦每天数钞票数到手抽筋,一年光加盟费就赚了多万。

头脑发热的严琦风格了好长一段时间,她自己也开始财大气粗起来,钱挣得太容易,人难免会飘。年,严琦押上全部身家,投资万开了一家平米的大餐馆,此后3年,她在重庆又一口气开了9家这样的大餐馆,每家面积都超过平米!

1年之后,她走出重庆,将生意遍及国内各地,店面进驻15个城市,光加盟店就有70多家,年,陶然居一年销售额居然超过了10个亿!

躺着赚钱的模式,疯狂的布局背后却是暗藏隐患。年,多地食客开始向陶然居投诉称,吃了你家的田螺,跑肚拉稀!严琦派人调查后方得知,加盟商为了赚取更多钱,开始使用不新鲜的食材,还胡乱加价,服务态度也非常恶劣!就像迎面忽来一巴掌一样打向严琦的脸。

再这样下去,不仅钱很难赚到,口碑不保,还可能有将人吃出问题的风险,一个企业一旦形象轰塌,是很难弥补的,付出的再多努力,也付之东流。为了更加清楚的了解加盟店,严琦亲自跑了10多个城市,一一暗访考察,最后发现果然对食客很不负责人。

她当机立断,脚踩刹车,即便退钱,也要砍掉很多不合格的加盟店,面对那些等着送钱上门的人,严琦全部拒绝,要么开直营,要么开联营。

严琦从财务中抽调了多万元,在巴县建了一个酱料基地,又特意开办了一个厨师培训班,重点解决调料和技术人才的储备问题。随后,她提出联营标准,陶然居可以提供品牌支持,但人员必须由陶然居统一管理,定期培训。但这样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是一个城市开了很多分店,是很容易引发恶性商业竞争的,怎么办?她后来又想到一个妙招,盘下一个6万平米的地皮,将店面都聚集在此,每个主打一个特色饮食。

就这样,这块地皮后来聚集了20多家店且主打菜品都不一样,全部采取错位经营,该模式一经推出,陶然居一年营收就做到了1个亿,3年后随着规模扩大,年销售额更是达到20多亿。

如今,陶然居已经在国内26个城市开了53家大型连锁店,还拥有8个大型生态养殖基地,保证食材的质量。严琦认为,“生意做大,人很容易会陷入安乐状态,不思进取,在饮食行业太过安乐,没有创新,久而久之,熟客也会远去,做餐饮最重要的是食材、味道、口碑、服务,你把食客当上帝,食客也会帮你创造财富。”

“一个只会赚钱的商人只能做老板,不能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严琦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2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