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田螺 >> 田螺的形状 >> 复工上班后,最想念的便是家乡的那一口腊味
腊味
总是以一种平凡的姿态
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却又是一种人们不可或缺的美味
犹记在家乡
不需等到逢年过节
只要家里来了客人
琳琅满目的菜式中
总有那么几碗腊味存在
炒得喷香的腊肉
色泽鲜艳,肉香独特
软中带硬的口感越嚼越香
是大人们下酒时的最爱
而那紧致香浓的腊肠
风干的味道无人能抵抗
尤其受小孩子的欢迎!
而如今,离家千里之外,这份美味轻易不可得,于是这家常的食材似乎也变得特殊起来。
在每个工作完回家吃饭的日子,总希望餐桌上能出现一份腊味,带着家的温暖。
为缓解这份乡愁,我们通过慎之又慎的选择,终于为您找到了腊味十足礼盒,为您的胃找到了一份寄托。
腊味十足礼盒包含腊肉、腊肠和酱板鸭,都是各地最地道的腊味,用最原始的方法制作,还原儿时家里味道。
万家腊肉
四川腊肉,据易经记载,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在四川人眼中,它是提起就会不由得竖起大拇指的特色美味。
四川腊肉外表颜色金黄,内里红白分明,颜色鲜亮,咸鲜适度,带有烟香味,下酒更醇香。
腊肉采用民间传统手工古法,根据口味不同,将宰杀的鲜土猪肉加盐、白酒、五香粉、辣椒等物进行腌制。
以前四川各地乡民山民家中均烧柴灶,灶上备有挂架,利用灶口余温温水,进入腊月以后,将腌制好的肉挂在灶口的挂架上,利用灶内的青烟上升去熏制。
万家腊肉选用当地土猪,以食盐和其他各种香料一起腌入坛中,在通风高处晾到半干,然后下方放上柏树叶,点燃柴火烟熏腊制。
从生肉到腊肉,整个过程需持续一个月左右,为了吃到正宗味美的腊味,这样的等待必不可少。
熏好后风味独特,腊肉切成片,黄里透红,透明发亮,色泽鲜艳,吃起来味道香醇,肥而不腻口,瘦而不塞牙。让人吃过一次后,便无法忘怀。
麻辣香肠
麻辣香肠,顾名思义就是又麻又辣的川式风味。
这款腊肠,只选用猪的腿肉,前猪腿肉和后猪腿肉各取一半,再加入食盐、白酒、花椒等天然香辛料腌制8-10小时后剁碎。
遵循着瘦3:7的肥瘦比例拌匀,再灌入猪肠衣,每隔20cm左右用细绳扎成一小节。
经8-12小时的风吹排酸后,推入烘烤房用柴火烘烤10天左右制成。
这样采用传统的工艺制作出来的腊肠,没有任何化学添加剂,只有花椒的鲜麻与柏树的醇香,是地道川味口味,麻辣香醇,肉香四溢,吃着欲罢不能。
广式香肠
如果说川味腊肠是“重口味”,那无烟熏的原味广式腊肠,就是喜食清淡口味的广东人的最爱了。
只取肩胛和后腿部分上等纯精肉加少许肥肉,搅碎后以7:3的比例灌成。
如果说川味腊肠是农家古法,那广式香肠则是“高科技”腊肠。其采用了高成本的冷熏工艺,既增加腊肠风味,又无需担心健康。
同时油、盐的占比各降了一半,少量的调味料也都是家里常见的比如食用盐、白砂糖等,所以不管是小孩还是老人、孕妇都可以放心食用。
广式香肠在味道就是甜甜的,是所有人都不会排斥的口味,最常见的做法便是做煲仔饭,揭开盖子的瞬间,你就会被香肠的香气征服。
酱板鸭
排名气的酱板鸭榜单里,常德酱板鸭绝对能够拥有姓名。
常德酱板鸭选用当地麻鸭制作。
优美的洞庭湖是麻鸭的栖息地,丰富的水草,蚯蚓、田螺、小鱼成为麻鸭的美餐。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养育了肉质紧致的常德麻鸭。
以麻鸭为基材,以野花椒、野山椒味为主要增味料,再辅以桂皮、八角、香叶等数十种香料经过酱、腌、烤、卤等15道工序生产加工而成。
最后将麻鸭放入由本地调制好的汤汁之中,微火慢卤至少90分钟,才能使酱板鸭色泽红润、香气扑鼻、肉质紧密、口齿留香。
直接手撕当零食或下酒菜都是非常好的选择,而且隐隐散发的辣味和外紧内嫩的肉质,碰撞出强烈的火花,越吃越好吃。
每一种腊味里都代表着一份味觉记忆,那些经时光熏制后的味道,成为人们对家乡的印象的一部分,被人们永久铭记。
虽然现在已离家开始上班,但忙碌的日子中,忘不了的还是这一口腊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