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

06年北京寄生传染事件实录,肇事水产

发布时间:2024/11/28 15:03:49   
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s://m.39.net/disease/a_5972953.html

年8月初,在北京一家企业工作的张先生发现自己患了一种特别奇怪的病。

这种病的症状十分诡异,先是发低烧,无论吃多少青霉素都不管用,人一天昏昏沉沉,提不起精神。过上几天后,除低烧外,又开始呕吐,然后身上皮肤开始隐隐作痛,之后痛感越来越强烈,最后发展为剧痛,即便是平常穿衣服或者干脆就是被风吹上一吹,都让人痛入骨髓。

这病既来得突然,症状又如此特殊,张先生赶紧四处求医,医院都不知道他这到底是什么病情,最后张先生赶到京津地区都极医院,才最终确诊患病原因,并立即被送入重症监护室抢救。幸得治疗及时,张先生才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来。

张先生不知道的是,当他被送入重症监护室时,还有更医院,他们在这段时间里也患了病,而症状,与张先生一模一样!

据最后统计,这段时期北京地区至少有余人患了与张先生同样的“怪病”,并先后入院治疗。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病?为何这么多人在同一时间感染,而且一般的抗生素也医治无效呢?

常规用抗生素对该病治疗基本无效

第一、战斗爆发——争分夺秒阻击“怪病”

年6月中旬开始,医院陆续接到了一些零星的“怪病”患者,患者发烧、呕吐、头部以及身上痛楚难当,严重者还会发生抽搐甚至昏迷。

由于患者症状奇特,医院接到又是分散的个别病例,所以一时难以确诊,医院只能按常规治疗想办法先控制住患者病情。

转机,发生在6月24日。

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医生纪爱萍也接诊了一位前来求医的“怪病”患者。患者医院就诊,看过内科、神经科等多个科室,但医生们都无法确认他患的究竟是什么病,只是怀疑病情可能和寄生虫有关,医院来试试。

医院后,找到的便是纪爱萍。

医院

纪爱萍非常细致地翻看了病人带来的所有病历,病历上大多数指标都很正常,唯有“嗜酸细胞指数”和腰穿结果不太正常。

纪爱萍本身是为热带病、寄生虫病方面的专家,一看这个病历,心中便有了猜测,当下她便问患者,身上有没有什么地方有很特殊的那种痛,比如不能吹风、穿衣服也会痛这种。

病人连忙说有,然后指着两肋的位置说这里连衣服都不能碰,只要稍稍贴上衣服就会疼得钻心。

纪爱萍一听此番描述,心中更肯定了自己的猜想,接着她又追问患者近来的行程,当患者作出肯定的回答后,纪爱萍便已确认,患者得的正是一种症状极为特殊的寄生虫传染病——广州管圆线虫病。

放大后肉眼可见的广州管圆线虫

此时距离“非典”发生不过4年之久,医院对传染病一直保持着高度警惕,纪爱医院,医院领导也将情况向上级主管单位进行了紧急汇报,很快疾控中心出动,一场阻击传染性寄生虫病的战斗,瞬间在京城爆发。

第二、病例猛增,源头究竟在哪里?

广州管线虫病绝不能小觑,它不仅具有高度传染性,患病者异常痛苦,而且重症患者甚至可能会发生残疾或死亡。到了7月上旬,医院所发现的病例已达数十例之多,随着病例数量的大幅增加,很显然,找到初始病源并立刻掐断源头传播,已是刻不容缓。

自疫情发生后,疾控人员一直在紧张地开展流调工作,寻找此轮病情的传播源头。患者们在接受调查人员的询问过程中,有一点情况迅速引起了流调人员们的注意,这些人过往一个月内,都曾在北京某饭庄吃过饭,并且都点过该饭庄的一道“美味”——凉拌螺肉。

螺肉?

无论是谁,只要稍稍有点生活常识,都知道螺肉里有大量寄生虫存在,而这批患者所患的恰好是寄生虫类传染病,莫非他们的病情正是和这道“凉拌螺肉”有关?

当时北京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调查市场溯源

疾控人员迅速来到该饭庄调查,当调查结果出来后,果不其然,“凉拌螺肉”正是此次寄生虫感染事件的元凶!

但问题也随之来了,全国各地卖螺肉的地方不少,为何偏偏就是这里的螺肉吃出病了呢?

因为患者吃的是“福寿螺”。

第三、极度危险的“福寿螺”

早年间中国是没有福寿螺的,这是一个标准的重大危害外来入侵物种。

福寿螺

福寿螺原产地为南美地区,由于其个头硕大,含肉量是一般田螺的好几倍,年被阿根廷华侨率先引入台湾养殖,之后又扩散至韩国、日本、菲律宾等国。

年,此物被视为“高蛋白水产食品”由巴西华侨引入我国,很快被养殖户人工引种到广西、福建、四川、云南、浙江等地,由此迅速蔓延至全国大部分地区。据年调查数据显示,福寿螺已扩散至全国13个省市共县市,长江流域基本上被“感染”,并以每年8—10公里的速度向北方地区扩散。

福寿螺较之一般田螺虽然肉质较多,但其口感不佳,而且其体内含有大量寄生虫。据测算,平均每只成年福寿螺含有—条广州管圆线幼虫,人若食之,极易患上广州管圆线虫病,也就是前文提到的被风吹一下都全身剧痛无比且有可能致残致死的“怪病”。

那么,这个“极易患病”的概率到底有多高呢?

白酒浸泡福寿螺五分钟图,盘中一团团的黑色物质为福寿螺吐出的寄生虫

医疗科研机构确实就此做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根据地域不同,感染致病率有些许差异。其中东北地区感染率大约在30%左右,两广浙江福建等南方地区感染率约为18%,这其中不论哪个数据,其致病率都是高到离谱。

事实上从06年的这起“食用福寿螺”之事也可看出,事件前后有高达余人患病,这么多人被感染虽然与这道“凉拌螺肉”只用开水烫了一下就起锅有关,但也说明福寿螺本身就自带着极高的致病率。

红色箭头所指为福寿螺身上肉眼可见的寄生虫,放大仔细看

除食用极易让人感染寄生虫外,福寿螺本身还有另一大危害——令水稻、芋头、菱角等水生农作物大幅减产。

据现代研究,福寿螺以水稻及水生农作物杆茎为食,如果稻田里福寿螺密度偏大,最高足以让稻田亩产量减产约20%左右,因此福寿螺又被称为“水稻杀手”。

由于福寿螺近年来在国内大范围内蔓延,严重威胁全国水稻主粮产量,因此早在年,国家农业部就特别展开了“灭福寿螺保水稻丰收专项行动”,以消灭福寿螺保产增收。

稻田中泛滥成灾的福寿螺

在世界上,福寿螺被明确列为“全球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在我国也被国家环保总局首批认定为“入侵中国16种危害最大的物种”,值得一提的是,大名鼎鼎的可咬人致死的红火蚁,也同属“最危险外来入侵物种”之一,而它的危害排名,甚至还略低于福寿螺。

因此此处再次提醒大家一下,千万不要食用福寿螺,最好田螺类食物也少吃为妙,就怕有些商家连自己都分辨不出哪些是福寿螺,哪些是田螺,如果不小心混在一块给人吃了,倒霉的最终还是吃螺人自己。

田螺食品,少吃为妙,田螺中含有大量寄生虫

17年前发生的这场食用福寿螺事件,毫无疑问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严加警惕和防范福寿螺以及其他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1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