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

底栖动物与水产养殖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5/3/18 13:02:44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嘛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_zx/o2vss1m/

底栖动物底栖动物的数量受到底质、水深及营养元素的影响,总的来讲淤泥底质的数量多,硬底的数量较少。随着磷、氮、有机物耗氧的季节变化,底栖动物数量也发生改变,一般是夏秋季数量多,冬春季数量少,与营养元素的含量呈正相关。

底栖动物与水产养殖的关系

河道中底栖动物数量较多的为环棱螺、圆田螺、纹沼螺、萝ト螺、河蚬、湖球蚬、射线裂脊蚌、摇蚊幼虫以及寡毛类的一些种类,它们在河道中的产量一般较高,这些都是青鱼、程等的主要食物。长江中、下游的浅水湖泊,湖底沉积一层颇厚的淤泥,富含有机体碎屑,水草繁茂地区,生长着不少藻类,这种环境给底栖动物的繁殖和生长提供了有利的象。例如,湖北花马湖,平均每亩底栖动物为53公斤;武汉东湖每亩底栖动物48公斤:水位变化很大的湖北望天湖,底栖动物的产量,每亩也有7公斤。大型湖泊中,底栖动物尤以螺、蚌、蚬等占生物量的主体,江苏洪泽湖每亩有螺、蚬32.4公斤,蚌类18.5公斤(春季共出口螺肉公斤):安徽巢湖每亩底栖动物为68.96公斤,其中河蚬61公斤;湖北洪湖在产底栖动物92.89公斤,其中圆田螺年产20万公斤以上;山东东平湖的底栖动物更丰富,实际收购螺肉75吨每亩产量高达.78公斤,其中环秾螺每亩为30.12公斤。圆田螺的数量也不低,用拉虾网作业,一只小船每天能拉50多公斤。由此可见,在湖泊河道中丰富的底栖动物为放养鱼类提供了充分的饵料基础。蚌类资源比较丰富的水体,还为珍珠养殖业提供植珠母贝。湖北网湖有软体动物15种,以三角帆蚌、褶纹冠蚌、丽蚌为多,亩产74公斤,每年可产珍珠原贝一吨。

底栖动物与水产养殖的关系

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多寡能影响水域部分理化因子,水生植物在天然水域中为部分鱼类、底栖动物提供栖息场所。已养鱼的湖泊、河道,水深多为2—5米,而且底部平坦、淤泥很厚,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在这种环境里,水草生长茂密,几可遍布全湖,或水流缓慢的河段。很多具有经济意义的植物种类在湖中大量繁殖。主要的种类有黄丝草、聚草、金鱼藻、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菹草和苦草等。水草是草食性鱼类的饵料基础,产粘性卵鱼类的繁殖场地,水草也为幼鱼和多种无脊椎动物提供避敌或栖息的场所。

底栖动物与水产养殖的关系

作者:奥克丹蒋经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90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