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田螺 >> 田螺的繁衍 >> 放飞读书的快乐因子ldquo快乐读
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曾经说过:“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种子。”统编教材也落实了这一点,将课内外阅读纳入到教材编排体系中,这突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快乐读书吧”是统编教材中全新的,具有代表性的栏目。怎样将课外阅读融入到具体教学中呢?我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并不是靠一个学期一本教材就能解决的。要想真正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要增加阅读量,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统编教材增设的“快乐读书吧”栏目,目的就是要转变理念,主动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中,以便通过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来达到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这样,不仅明确告诉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是分内之事,而且还要促进家长、社会转变看法,从而营造出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
作为教师,更要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尝试新方法,和家长加强合作,以达到激起小学生浓厚阅读兴趣的目标。不断提高他们的阅读品味,逐步渗透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实实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阅读成为学生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成为他们每天必做的事,让阅读的样子成为每个学生最美的姿态。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与教材内容进行联系,扩展阅读课堂的时间一向是最有限制的,教师要想抓住这唯一一点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时间,要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清晰完整地教给学生,就需要教师对课型进行合理的设计。“快乐读书吧”教学栏目由于其存在的次数以及内容的可选择性,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配合教材中原有的课文与知识要素,按照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快乐阅读内容进行联系。比如,五上的“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民间故事”,除了教科书中提到的故事,我们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更多的民间故事。如,中国的《一幅壮锦》《鲁班学艺》《马头琴》,欧洲的《参天树》《爱父亲如盐》《尼伯龙根之歌》,非洲的《桑巴·加纳》《加尔西的科拉琴》《鼓手与鳄鱼》。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篇幅、难度适合的文本选择性地进行推荐和教学。
二、与教材内容进行联系,设计活动激发兴趣除了教师可以将类似篇目的文章进行指导阅读,教师还可以将文章类型差不多的篇目进行联系,之后利用“快乐读书吧”栏目辅助学生设计一些让他们乐意学习的活动。比如,在进行五年级上册教材“民间故事”系列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设计好规定的教学内容之后,将“快乐读书吧”栏目衍生到课堂,设计“读书交流会”主题活动,用实践活动给学生阅读的快乐体验,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的。还可以利用动画片和影视作品激发阅读兴趣。很多民间故事都有十分成功的动画改编,如《田螺姑娘》《拔萝卜》《宝莲灯》,还有一些民间故事被拍成了电影,如《刘三姐》《梁山伯与祝英台》《美女与野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放映这些作品的精彩片段,再给学生看相应的民间故事,对比阅读,吸引学生自主阅读其他民间故事。
三、在课堂上,注重导读与交流相结合“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设计是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训练基础进行编写的,不同的课本也有各自的特色。教师在进行“快乐读书吧”课型的设计中可以改变以往教与学的模式,以教师进行导读提示,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以此更好地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进行引导和改进。在课型设计中,教师可以一方面反思自己的“教”,另一方面反思学生的“学”。
比如说读完一篇文章、一本书之后,启发学生思考:主要讲了什么;读完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有哪些不解的问题。最好让学生把这种感受写下来或讲给别人听,因为脑海里的明白很多时候不是真的明白,能简单、清晰地讲出来的才是真正地明白、懂了。然后针对学生写下来的进行引导和评价,教师也应该在一节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才能更好地完成“快乐读书吧”栏目的教学改革与进步。
“快乐读书吧”是一个全新的栏目,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做法,以上只是我们粗浅的思考,我们期待通过我们抛出的“砖”能引出更多的“玉”。
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