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

从傲慢到理解,只有去过柳州才能get到小

发布时间:2025/3/2 13:25:03   
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hunan.ifeng.com/a/20180514/6574807_0.shtml
去柳州转了一圈发现,柳州人根本就绕不过螺蛳这个坎。数据表真相:柳州日均消耗螺蛳近吨,也就是约80万斤,柳州人的一天要不是从嗦一碗香(酸)辣(臭)的螺蛳粉开始,嘬一盘爆炒螺蛳结束,就感觉这不是完整的一天。自诩不会被任何暗黑料理征服的本人心里暗暗想:一只小小的螺蛳就征服了柳州人的胃,真的太没出息、太让人失望了。在很多人心中,柳州=螺蛳粉。也难怪,毕竟螺蛳粉是美食界新晋的网红,还是扛靶子级别的,刘涛、王鸥、高圆圆、舒淇等一众女神还有coolguy王一博、陈坤、廖凡都为它疯狂打call,今年上半年不仅在各大电商平台销量第一,还频频上热搜、霸头条,甚至冲出国门远销海外。大概是因为螺蛳粉太令人魔怔了,一下柳州的高铁就感觉闻到螺蛳粉那股独特的味道。行走在柳州街头更是随处可见的螺蛳粉小店铺,无论是什么职业的柳州人,都在这里捧上一碗粉,哧溜哧溜地嗦完,螺蛳的腥辣、猪骨的香浓、酸笋的腌制味是柳州人最熟悉的人间美味,也是他们开启一天工作的能量包。初来乍到的游客,又如何分辨一碗螺蛳粉的好坏?一碗地道的柳州螺蛳粉,首先,汤色要十分清澈,棕红鲜润,米粉采用广西地道陈米制成的圆粉,正所谓“越陈越好”,失去了胶质的陈米,在加工成米粉后会更具有弹性,吃起来软韧爽口。脆绿的鲜嫩青菜放在一边,金黄酥脆的腐竹盖满粉上。掀开腐竹,露出下面丰富的配料,酸笋、木耳丝、黄花菜、酸豆角、花生米……咦,不是螺蛳粉吗?那螺蛳呢?不用急,螺蛳粉里虽然不见螺蛳,却是真的有螺蛳,只是螺蛳肉早已熬烂,浸透在汤里,被吸去全部精华。而那股令人退避三舍而又欲罢不能的“臭味”其实就是酸笋发酵之后产生的特殊气味。懂得欣赏它的内涵的人,就会知道,它是香而不腐,闻之开胃。夜市是最能体现一个城市市井文化“根”与“魂”的地方,有美食的地方,就是文化的记忆点。柳州的夜市就是爆炒螺蛳的天下,起锅放入适量猪油,下田螺与姜蒜、干辣椒、豆豉、盐豉、腐乳一起爆香,再放入炒干水的酸笋略炒,最后加上一把紫苏……吮吸之间一盘螺蛳寄托了柳州年轻人泛滥而无处安放的情感,两三瓶啤酒就着下肚,家长里短、升职婚恋……没有什么烦恼是一盘炒螺蛳解决不了的。在柳州融水山野的清清溪流、或稻田泥浆中,摸螺蛳的人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柳州多山,山又多梯田,甘甜的山泉水,肥沃的红土滋养了稻谷也养肥了以泥为食的田螺。在春耕已过,秋收尚早的农闲间隙,相约摸螺就成了柳州乡下最常见的社交活动。绿油油的梯田上点缀着两两相伴,三五成群的苗家阿姐、侗族阿哥在躬身摸螺,家长里短间,腰间小竹篓不知不觉就装满了,这是一场灵动有趣的邂逅。村民们只靠脚就能感觉到这只田螺的个头大小,上等的田螺,浑身上下圆润透亮,它们最喜欢浑浊有料的泥水,即使在清澈见底的山间小溪浣洗多次,它们依然固执地保存着与生俱来的土腥味,但没有一只螺蛳能活着逃过柳州人的嘴。神奇的是,就连逛个博物馆,也能发现柳州人与螺蛳的惊天情缘——原来,柳州人的祖先在2万年前就开始撩螺吃了。柳州白莲洞里有大量的螺蛳壳堆积物,更有原始人火烧石螺的遗址,发现的田螺化石,尾部无一例外都被切开一个小口。在远古时代,由于缺乏精细的采集工具,为了填饱肚子,柳州人只能想尽办法嗦出螺肉,沧海桑田,这种独特的食螺方式穿越时空,延续至今。直到来到这里,傲慢的我才理解柳州人对螺蛳的执念和割舍不下的情结;才读懂“识得螺滋味,方为柳州人”这句话所包含的情感;才意识到这方水土的慷慨赐予,让螺成为柳州人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小小的一只螺带来的简单的快乐。在柳州待了5天,从一开始对柳州螺情结的自傲到对柳州螺文化的好奇,最后发现不知不觉中,也被这个饱含柳州历史与情感的食物所征服,在离开柳州的前一天晚上,硬是拉着小伙伴到夜市一人点了一盘炒螺蛳吃了个痛快,离开当天还因为再吃一碗地道的柳州螺蛳粉差点赶不上高铁,整个柳州的旅程,就是本人的大型打脸现场,真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8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