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

养生问题之酸碱性食物区分

发布时间:2024/12/2 11:47:42   
何谓去害?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七者动精则生害矣。故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吕氏春秋·季春·尽数》人人都在说健康,因为只有身体健康了才能拥有一切,身体不健康乃至死去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而健康,无非就是这四条,饮食、体育锻炼、调整心态(修身)以及正确的性生活。而这四条,中国古人在五千多年前就讨论过,可惜如今少有人继承。子月逢冬至,一阳起,也就是说阳气开始上升;丑月二阳起,寅月三阳生,俗话“三阳开泰”即是指此;卯月四阳起,辰月五阳生,巳月纯阳,天地间充满阳气。五月一阴起,时逢夏至,开始有了凉意,六月二阴起,七月三阴起,八月四阴起,九月五阴生,至十月天地间充满阴气。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知道,在夏至时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时候太阳光的照射程度是地球刚好能承受的,随着地球围绕着太阳的旋转,地球距离太阳就越来越近,因此地球生起阴气(亦称寒气),以抵抗太阳光的照射。地球的阴气是从南极、北极的冷源点中发出,然后随着大气层的涌动,让季风带到各地。所以天气越寒冷,我们就越感到风凉。随着地球距离太阳越来越近,阴气就越生越多,至十月,天地间就充满了阴气,这时已经很冷了,足以抵挡太阳光的照射。到了十一月冬至,地球距离太阳最近,大气层中充满冷气,这时地球南北极的冷源点就不再发出冷气,而是发出了阳气,因为一过了冬至,地球就距离太阳越来越远,地球发出阳气,以利万物的再生,所以俗话说:“五九六九河边看柳”,植物感受阳气而开始发芽。随着阳气越生越多,阴气就越来越少,天气也就越来越热了。地球便是如此这般地呈椭圆形地围绕着太阳旋转,一圈又一圈,一年又一年。这其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太阳系内各行星的旋转范围和速度不一样,因此地球所受到的磁场影响不一样,而且随着整个太阳系围绕着银心旋转,地球所受到的磁场影响也就更不一样了。所以地球上的四季大致相同,但具体每年的四季都不太一样。为什么要说这些呢?因为只有懂得了天地间的运动变化规律,才能知道人类应该怎样“修身”!以饮茶为例:农历十一月冬至,一阳起,此时阳气上升,人皆上火,此时宜饮绿茶以调合阳气。农历正月,三阳起,俗称三阳开泰,此时阳气正旺,宜饮青茶以解阳气。农历五月夏至,一阴起,即以热性鲜姜抵阴气,此时宜饮花茶以调和阴气。农历七月,三阴起,虽外热而内寒也,此时阴气正旺,宜饮红茶以调阴气,方去阴暑之气而身健。绿茶(性凉),青茶(性寒),花茶(性温),红茶(性热)。反之,如果夏用绿茶、青茶,以凉寒助阴;或冬用红茶、花茶,以温热助阳,则百病生也。饮食亦是如此。所以我们在日常饮食中,一定要注意食品的性质。性温食品:小麦粉、豆油、菜油、羊肉、狗肉、牛肉、鸡肉、鲥鱼、螃蟹、龟、蛤蜊、牡蛎、田螺、河蚌、姜、葱、蒜、韭菜、荠菜、胡萝卜、香菜、龙眼、荔枝、莲子、核桃、花生、板栗、杨梅、樱桃、石榴、木瓜。橄榄、李子、桔子等。宜在夏至后(即夏、秋季)食用。其它季节食用即易患胃热等疾病。性平食品:糯米、粳米、玉米、黄豆、黑豆、豌豆、赤豆、猪肉、鹅肉、鸽肉、鸡蛋、常吃鸡蛋也有危害,不要让鸡蛋变“炸弹”葡萄、桑葚(任)、芒果、大枣、青梅、白果、菠萝等。全年均可食用。性寒食品:荞麦、大麦、绿豆、豆腐、豆浆、兔肉、鸭肉、鸭蛋、苋菜、菠菜、油菜、白菜、冬瓜、黄瓜、甜瓜、竹笋、芋头、茄子、紫菜、苦瓜、藕、梨、枇杷、菱角、柚子、百合、香蕉、甘蔗、猕猴桃、草莓、柿子、西瓜等。宜在冬至后(即冬、春季)食用。其它季节食用即易患胃寒等疾病。酸性食品:鱼、肉、虾、蛋、家禽、花生、核桃、米、面等。碱性食品:海藻、葡萄、西瓜、豆类、牛奶、茶叶、咖啡等。照着季节的变化与食品的性质而调整我们的饮食,那么就会少患肠胃疾病,而少患肠胃疾病,肠胃消化吸收好,人们就能得到充足的食物营养,那么就能使身体健康,这才叫“养生”!《吕氏春秋·季春·尽数》将此称之为:“食能以时,身必无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81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