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陪你酒话连篇的大罗言酒全文字数:字阅读时间:3分钟公元年,隋灭陈并改郡为州,并湘东、衡阳两郡为衡州,并临蒸、新城、重安为衡阳县,州、县城均设湘江东岸,为历史上首次出现以衡阳命名的县,这是一段关于湖南衡阳的历史描述。衡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栖息于市区回雁峰,而又称“雁城”。衡阳山水优美,以石鼓书院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与以南岳衡山为代表的自然景观遍布,境内的历史名人众多,蔡伦、王夫之、刘巴、何克明等。排楼汤圆衡阳风味小吃,其汤清白,丸柔软,味香辣。制法为:大米浸泡淘洗净,加清水磨浆,入中火锅中,加精盐、五香粉适量、煮熟,稍冷却,用手反复揉光揉透,姜成竹筷粗的圆条,横切成约1厘米长的段,即或汤圆。复放入沸水锅,加人精盐,销煮,带汤舀入碗中,撒上葱花,白胡椒粉,即成。玉麟香腰又名宝塔香腰、管堆子香腰,是衡阳的地方传统名菜,还是当地酒席中的定席头碗菜品。此菜肴是清代衡阳名宦彭玉麟家厨在鱼丸、黄雀丸、锅烧丸等地方风味小吃基础上创制而成。由猪腰、芋艿、荸荠、猪瘦肉、猪肥膘肉、净桂鱼肉、水发香菇等十余种食材共同制成,集众多小吃品种于一碗,层层堆砌,形似宝塔、味道多样。衡阳唆螺又名“喝螺”,制法为:选大小均匀之田螺或石螺置于清水盆中,滴茶油小许,使之吐出杂质污物。二、三天后,用冷水洗净,将瘦猪肉泥掺水拌匀,倒入盆中,使螺饱食,再钳去螺尾,加盐少许反复搓洗干净,置炒锅内旺火翻炒,待水分稍干,加茶油再炒,至香味四溢,螺口掩皮脱落,再加盐和绍酒复炒,起锅后,与生姜、辣椒、酱油。葱蒜、味精等佐料一道入骨清汤锅中盖煮。食时舀出,手持将螺口对住嘴,吸气唆(喝)取,螺肉即人,故名“唆(喝)螺”。鱼粉每当在外工作的衡阳人回到家乡时,第一件事肯定就是找一家好吃的鱼粉店,来一碗地道的衡阳鱼粉。衡阳鱼粉是由新鲜的鱼肉和米粉为主要原料制成,是衡阳人早餐所常吃的米粉的一种。通常来说,米粉按煮熟后所添加的原料可分为碎肉粉、三鲜粉、酸辣粉、筒子骨粉、牛肉粉、牛腩粉等。衡阳鱼粉做法并不复杂,关键是鱼要新鲜,汤要浓汤,火候适度。另外,在衡阳吃鱼粉颇有讲究:首先小心的选出鱼刺,细细的品尝鱼肉的鲜嫩,和煎炸过的酥香;吃完鱼肉以后就开始吃米粉,这个时候的米粉已经充分的浸入了鱼汤的鲜味,口感细滑柔糯;最后就是喝汤,这是鱼粉的精髓部分,鱼汤色泽白如牛奶,汤汁浓稠,喝上一口更是唇齿留香。耒阳米豆腐耒阳米豆腐,溯其历史悠久。据传神农氏创耒时,耒河洪水时常泛滥成灾,沿河百姓生活农田被淹,生活很艰苦。在粮缺米少的情况下,为了调动百姓筑坝抗洪的积极性,他们便把大米磨成浆状,加水熬煮成糊粥一样给百姓填充饥饿。有一天伙房误把与米浆相似的石灰水倒入其中,为慎重起见决定舍弃。神农看见了连忙劝阻,要知道,洪水过后的耒阳到处都是饥寒交迫的难民啊,眼前的这几十大锅糊粥,可以挽救多少人的生命?神农便吩咐大家把这些糊粥用竹筛装好,不久米浆凝结成冻状。神农亲自把米冻状划成方格块状煮好且带头食之,劳工见状也纷纷盛入碗中,吃后,个个感觉入口可化,其味甚佳。后来,人人仿效做之,并取名为米豆腐,也又的乡镇叫它“绿豆糕”。耒阳米豆腐的做法颇有讲究,用优质大米淘洗浸泡后,加水用石磨碾成米浆,再经过一系列传统工艺制成。食用时,用竹片刀和竹尺划成寸宽方块,待铁锅中水烧开后,用捞篱把米豆腐放到锅中,加上酸辣椒或油辣椒、葱花、蒜米,榨菜丁,陈醋,酱油。待再沸腾时,掀开锅盖,撒适量葱花、醋和味精等佐料,顿时香味扑鼻。这时将米豆腐从锅里盛于碗中,冒着腾腾的热气,嫩黄嫩绿的豆腐衬着各色点缀,红香绿脆,让人垂涎欲滴,吃到嘴里,清嫩香甜,口口留香。张飞酒张飞酒为湖南耒阳市(湖南省县级市,衡阳市代管)酒厂生产。相传三国时庞统任耒阳县令,蜀五虎大将之一的张飞奉命考察庞统政绩。庞统用民间陈酿美酒招待张飞,随后张飞发现庞统具有雄才大略,于是回成都后举荐庞统为军师,后人因张飞在耒阳畅饮此酒称为张飞酒。衡阳,在不同人眼中,不尽相同,或优秀,或滞后,甚至在网络上遭到各种吐槽,但在历史上的衡阳也算得上是真正见过大世面的城市,另外,衡阳还是中国的风水名城,“三道水口锁大江”为每一位老衡阳人所熟知。除此以外,中山路李字号的臭豆腐,刮粉,炸槟榔芋,吉祥街的西安肉夹馍,湘江的河鲜,总能让人重新认识衡阳。*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