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田螺 >> 田螺的习性 >> 故事田螺姑娘来自福建福州,而且不是妹子,
福州南台岛东南边有个螺洲镇,民风淳朴,地杰人灵。数百年来,螺洲古镇不足千户人家就有中进士者27人、举人人、武举11人,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陈宝琛来自螺洲,因此螺洲被称为“帝师之乡”。
螺洲不仅是一个盛产“学霸”的地方,还是家喻户晓的田螺姑娘故事的产生地,这里有螺女庙、螺女江,螺仙胜迹碑刻等。
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东晋陶渊明就在《搜神后记》里记载了田螺姑娘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侯官人(今福州)谢端,父母早逝,自小吃百家饭长大,忠厚善良勤劳上进。谢端成年后,邻居们打算帮他娶个媳妇,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有一天谢端下地看见一只硕大田螺,便捡回家,舍不得煮了吃,养在水缸中。说也奇怪,自那以后谢端每天回家,桌上都有煮好的热腾腾的饭菜。他心中疑惑,问遍邻居是谁帮忙做的,可大家都说没做。
谢端心生疑惑,有天一早他佯装下地,快晌午时悄悄地回家,从墙外偷偷往家里看,只见一个美丽的姑娘从水缸里出来,走到灶边烧火做饭。谢端推开门直奔水缸,只看到个空田螺壳,于是他把田螺壳藏起来,进屋走到灶台边问姑娘:”你是谁?为什么帮我做饭?“
姑娘很不安,想回到水缸里的田螺壳中去,但是田螺壳不见了,只好回答说:”我是天河里的素女,天帝见你忠厚善良却又孤单,特地派我下凡帮你做饭,等你富裕娶上媳妇后,我就回去了。现在既然我的身份暴露了,就不能再留下。我留下这个螺壳,你用它储存粮食,就可以不缺吃了。“说完姑娘就飘然而去。
谢端为自己的鲁莽后悔不已。后来谢端为感激田螺姑娘,为她画了神像,逢年过节就来祭拜她。这事流传开后,螺洲百姓为纪念田螺姑娘,建了螺女庙,旁边竖了“螺仙胜迹”石碑,把这里的一段闽江取名“螺女江”。田螺姑娘也被当作保护神,千年香火不断。
大家印象中田螺姑娘该是位美丽的少女,为什么又说田螺姑娘是位大娘呢?螺洲的螺女庙旁有块“螺仙胜迹”石碑,是明代闽中十才子之一的王偁题写的。碑上有一个小小的螺仙神龛,神龛里端坐着一位小巧朴素的螺仙,这个螺仙塑像却是古代中年妇女的形象。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当地人说,他们尊称“螺仙”为“仙娘”。“娘”在福州人的心目中就是母亲的意思,当地人把田螺姑娘当成慈爱助人的母亲以福佑他们,因此把田螺姑娘雕塑成了中年妇女模样来祭拜,这也表达了百姓心中的美好寄托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