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田螺 >> 田螺的习性 >> 一个外号是田螺先生,另一个是泡面大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陈蕾
俞瑩的名字经常让人看了一愣,其实“瑩”是一种漂亮的石头,也算是一种美玉。
俞瑩这个人呢,作为绍兴柯桥的齐贤派出所社区民警,在群众中也像一块漂亮的石头:坚持原则的时候像石头一样坚硬,管起治安来又向“石敢当”一样能镇宅,为人民服务的时候呢又像中国传统文化里对君子的形容:温润如玉。总之,相处起来让人感觉很舒服,如沐春风。
当然,齐贤街道的群众和齐贤派出所的民警辅警们未必会用这么精妙的形容,他们用民间故事来比拟,说俞瑩能干得很,就说是“田螺先生”。
因为就在今年年初疫情最严重的的时候,俞瑩警官就像“田螺姑娘”一样神奇,每天都给辖区群众送菜送油,好像什么都能搞定。
说起他吃苦耐劳的时候,同事们叫他“泡面大侠”。
加上手机里每天步以上的记录,扎根社区的好民警形象就出来了吧。
给你说说俞瑩经常遇到的事都是怎样的:
俞瑩在基础工作中发现,辖区有十多名居民没办二代居民身份证。
他挨家挨户通知,可76岁的齐贤村村民陈小权却一直不来办。
俞瑩了解情况后,多次上门走访,劝说办理。
陈大伯就是不肯。为什么呢?他嫌麻烦。他说,身份证对他没有任何用处。
从来不去外地,也不坐高铁不搭飞机,也不出国。
俞瑩去多了,大伯是真的嫌烦,还放狗撵他!
“俞瑩多次到陈大伯家,不是‘碰壁’就是‘走空’……”同事们都为了这个事大伤脑筋。
现在这个社会,没有身份证怎么行呢?俞瑩始终没有放弃,他向齐贤村的村干部打听陈大伯的情况。
一来,他了解到陈大伯退休后一直以拾垃圾为生。
俞瑩就投其所好,每次上门都带点废旧物品去,省得大伯认为警察耽误他收废品。
二来,他多方打听,好不容易找到了陈大伯的亲戚,兄妹都还在,一起劝说。
这个事很小,而且当事人又很抗拒,可以说俞瑩是“剃头担子一头热”,可是最终,俞瑩的水磨功夫还是赢了,他让陈大伯高高兴兴去办了二代身份证。
派出所同事说,为人民服务,俞瑩始终在路上。包括集镇在内的6个村,角角落落他都这样走遍了,手机里的每天步数没有下过步。
也有时候,是群众愿意办某个手续,但是死活找不到材料,他们也去找俞瑩。
比如去年3月18日,住在齐贤街道下方桥社区西街的陆奶奶到派出所来说了个事,她年轻时支农过,现在在上海有补贴可领,但是需要开具她陆春芳与弟弟陆仕灿的亲属关系证明。
说来奇怪又不奇怪,在齐贤派出所的人口登记表中,没有能证明双方姐弟关系的原始档案。陆奶奶是年因结婚才落户到齐贤来的,之前她的户口在杭州萧山公安辖区的益农派出所辖区。因为时间相隔太久了,要想开具亲属证明,还得去原籍调取资料。
陆奶奶已经73岁,子女也不在身边,为了免她奔波之苦,俞瑩警官主动提出来帮她查资料、联系益农派出所。
第二天一早,俞瑩警官带着陆奶奶来到萧山,先驾车去村里接上她的弟弟妹妹,再去村委查阅户籍资料。等到村委出具相关证明后,俞瑩又带着陆奶奶他们赶到益农派出所。益农派出所核实后,立即开具出姐弟俩的亲属关系证明。
拿到证明后,陆春芳大妈一脸焦急的神色终于放松了,露出了笑容。
返程途中,除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陆奶奶还不停嘱咐俞瑩警官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原来,那段时间俞瑩一直处于带病上班状态。因过度劳累引发了右边面瘫,医院做理疗。
的确,这两件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俞瑩警官眼中都是关系百姓生活的大事。
他始终以满腔的热情、高度的责任心,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群众才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力量之源。”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换来了大家的口碑。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他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社区的平安和谐当成自己的毕生追求。
最近,俞瑩警官又收到了一面锦旗,写着“人民干警一心为民”。送来锦旗的辽宁鞍山籍货车司机王师傅嘴里一直念叨着:“真是不一样啊,我在这里遇到了一个好警察!”。
记者把电话打到了王师傅这里追问缘由,原来王师傅于年5月17日通过中介“某某信息部”接了一单去福建的货运生意,可是他赶到上虞时无法联系上货主。王师傅为了这单生意可是预付了元的“信息费”,他急了,但是“某某信息部”坚持说信息无误,不肯退钱。
王师傅一着急就直奔齐贤派出所,正好遇到俞瑩值班。俞瑩警官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办法,就是耐心相劝,他劝了王师傅老半天,让王师傅冷静下来;转身他又去跟这个信息部打交道,最终信息部答应退还大部分信息费。
网上流行一句话,一个人对你有多重视,就看他付出多少时间在你身上。拿这个打比方的话,俞瑩警官对于素昧平生的货车司机王师傅,是不是非常重视了?王师傅说自己虽然是个粗人,但是他知道好歹啊,“俞警官是个大好人!”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