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

生活小记如果感到太麻你就喝口酒

发布时间:2023/5/14 18:14:40   

休年假,假期的最后几天出了趟鹏城看看农村的朋友,顺便买点城里没有的东西回去解解馋。走到路边摊的海鲜柜台,本想买点蚬,一转头看见旁边水池子里用网格袋扎好的一袋袋的石螺,看起来甚是干净新鲜,口水瞬间就止不住了,于是弃蚬而买石螺而归。

对田螺,最早的印象是曾经在闽南的时候,记得那时候附近到处是水田沟渠,池塘小溪,妈妈经常会炒一大盆田螺,给我和姐姐一人发根针,把田螺肉挑出来吃,至于什么味道,就不记得了。后来搬到深圳也偶尔买来炒着吃,再后来,似乎就没吃过。

等到再再后来,满大街都有卖炒田螺的夜宵摊的时候,反而不敢吃了,总觉得泥沟里捡出来的东西,尤其不是自己家做的,怎么都不会干净。于是无数次从田螺摊边经过而无食欲,无呼吸,无口水,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意志坚强的三无新人。

但这次不知触动了哪根馋经,毫不犹豫拿了一袋就放进了购物车。回到家里,开始犯难,这东西怎么做呢?查了万能的GOOGLE,说是要在清水里泡两天,等田螺把肚子里的东西吐干净了再炒,炒之前还要把螺壳的尾巴剪掉,工序似乎挺复杂,算了,先泡着吧。

晚饭前,父亲问:“你今晚炒田螺?”,我义正言辞地回答:“NO!网上说的,要用清水泡两天,你记得每天换次水就行了。”

两天过后,几乎已经忘了家里还有一盆田螺,下班回到家,父亲提醒:“你的田螺可以炒了吧?”一想到那套复杂的炒田螺工序,实在是懒得折腾,于是赶紧找个借口:“网上说的,可以多泡两天,会更干净的,记得换水哦。”

又过两天,周五了,下班回家一路感觉无比轻松,到家父亲再提醒:“记得你的田螺哈。”

“网上说~~”,一边继续想着借口,一边走过去瞧瞧,才发现不妙,头天见到所有的螺壳都还是闭得紧紧的,而现在看到很多已经伸出来死掉了,水也开始变得混浊。赶紧改口:“网上说,再泡就都完蛋了。”选过一遍,死的扔掉,留下活口,乖乖,只剩下三分之二了,肉痛。

万事开头难,剪螺尾更是难上加难,石螺不像田螺尾巴那么尖,用高科技的术语说来就是,石螺的投影角度是钝角,田螺的是锐角,而且石螺壳很硬。左手要把螺壳牢牢按在菜板上,右手使劲握住钳子压紧螺壳,同时快速往下剪、或剁。这是一项超级危险的工作,一不小心就会夹到左手指头,那将会是非常万般地肉痛。

先后动用了菜刀,老虎钳,斜口钳,剥线钳等一系列高科技手段,才剪完一半,左手倒是没伤着,但右手食指已经磨出一个大大的水泡。隐约间听到古人在我耳边悄悄云道:“识时务者方为俊杰,莫为逞一时口舌之快而招无妄之灾”。看来古人总是能及时地警醒我,于是决定半途而废。对夫人解释道:“网上说,其实石螺是可以不用剪尾巴的。”

葱姜蒜,糖盐酒,花椒、辣椒、紫苏叶准备就绪,网上说了,下猛料,才得重口味。倒油,开火,嗤啦,哗啦,噼里啪啦,一通猛炒,装盘,上桌。岂止一个色香味俱全了得,极有成就感,顿时胃口大开。

看着两个大人吸完田螺舔手指,舔完手指喝啤酒,喝完啤酒吸田螺,小家伙们站在旁边直皱眉头,拿一颗让老大尝尝,结果换来一句“这看起来很亚克”,然后躲一边去了。

遗憾呀遗憾,他们不知道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在这个到处都是奶酪面包的国度,能吃到如此麻辣地道的炒田螺是怎样的一种幸福。

想起一首老歌:如果感到太辣你就吃颗肉,如果感到太麻你就喝口酒,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表明态度吧,虽然孩子们都在摇着头。

==盈小惠==

落花无情水有意,亦浮亦沉!莫使金樽空对月,亦正亦邪!

我愿面向大海,春暖花开!天马行空,自由自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6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