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

福寿螺蚕食秧苗咋个办防治诀窍来帮忙四川

发布时间:2023/6/12 17:13:08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上面这些螺你应该在某些地方见过吧!没错,它们就是福寿螺。

它们对农业生产影响大吗?答案是,是的!

进入6月,我省水稻从南至北已相继完成插秧。这时,水下可能“危机四伏”。为啥?福寿螺可能在蚕食你的水稻。

那么,

福寿螺和本地田螺有啥区别?

福寿螺到底能不能吃?

如何防治?

这场培训会回答你想知道的。

A分辨

红色“坨坨”是福寿螺的卵

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走在乡野田间、公园的池塘边,你是否会发现在一些杂草或植物上端有一块粉红色的“坨坨”,走近细看,是一个个粘合在一起的长椭圆形卵块。省农科院植保所虫鼠害研究中心主任陈晓娟介绍道,那是福寿螺的卵块。

“福寿螺整个生长周期包括卵、幼螺和成螺3个阶段。”陈晓娟介绍,福寿螺身体由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个部分构成。福寿螺的成螺与幼螺在外形上一样,仅大小不同,都具有右螺旋的螺壳,有黄色、黄褐色、深褐色等不同颜色。

为啥大家在野外看到的是福寿螺的卵块,而没有见过本地螺的卵块呢?

原来,这是二者的生殖方式不同导致的。本地田螺属卵胎生,仔螺的发育也在母体内完成,随后由母体产出。因此大家看不到本地田螺产卵的现象。

福寿螺和本地田螺,在外形上最主要的区别就是看螺壳螺旋层,福寿螺外壳螺旋层椎尾平而短促,田螺外壳螺旋层渐出,椎尾长而尖;另外,触角也可作为辨别特征,福寿螺触角细长,田螺触角短粗。

B危害

导致水稻减产甚至绝收

作为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已在我省“旅居”三十余年。福寿螺是否可以吃呢?

“最好不要食用。”陈晓娟回答,“虽然福寿螺引进之初是出于食用的目的,但后期由于消费者食用未煮熟透的福寿螺对健康造成威胁,福寿螺也因此淡出了人们的餐桌。”省农科院植保所农药及杂草研究中心主任周小刚介绍,福寿螺原产地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年为满足食客的需求,以养殖形式进入我省,其后各养殖户纷纷引入养殖,导致福寿螺在我省多地迅速传播。

福寿螺体内有大量寄生虫,食用未充分煮熟的福寿螺,可能导致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引起头疼、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

从危害人体健康到影响粮食安全,福寿螺是如何一步步将危害转移的呢?

“当人们发现福寿螺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后,福寿螺养殖业开始萎缩。一些养殖户无意识的行为,使得大量福寿螺从养殖场扩散到了相邻的农田水域。”周小刚说。

每当到了夏季,福寿螺在水域环境以水稻、莲藕、茭白等水生植物为食。周小刚介绍,福寿螺危害水稻,主要以咬食水稻嫩茎嫩芯为主,易造成缺窝缺苗,导致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更重要的是,福寿螺会随着灌溉水扩散到发生区下游稻田,进而造成新的危害。”

c防治

防治工作有诀窍

对于福寿螺的防治,陈晓娟给大家介绍了几个窍门,一定要收藏哦!~

防治窍门

■千万要摒弃施用农药解决一切问题的幻想,建议采用综合防治技术。福寿螺防控讲究大面积统防统治,沟渠水塘治理与稻田治理一定要协同开展,这样效果才好。任何单一的技术都达不到理想效果。

■首先要整治越冬场所。陈晓娟提醒,春耕前农户要清理稻田边水沟,清除淤泥和杂草,带离稻田集中暴晒或挖坑深埋。“这样做可灭杀越冬福寿螺,以减少冬后残螺量。”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的春季产卵高峰期,结合田间管理摘除田间、沟渠边的卵块,带离稻田将其压碎。

■其次是在发生数量不多时加强人工拦截、诱杀、拣螺、摘卵等措施,并辅以稻田养鸭,啄食螺和卵块。在发生较重的区域,稻区主灌溉渠进水口逐级安装尼龙网或铁丝网(孔径油菜籽大小到胡豆大小不等),以木框或铁丝框固定,使其超过水面20厘米,防止福寿螺随水进入田间。

稻田养鸭灭螺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利用鸭子喜食幼螺的习惯,在稻田中放养鸭子,可降低福寿螺的数量,减少危害。如果田间福寿螺数量达到防治指标,则需立即开展药物防治。”

文:杨都

编辑:聂姚

校对:左杉范莉

审核:周艺冯晓刚

“三农”领域专业党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0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