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

三步教会你简单的景观水体生态修复

发布时间:2023/6/9 10:02:48   

健康的水生态系统是个完整的有机体,除了必要的非生命类物质基础(阳光、水、空气和土壤等),还需处于生态平衡状态下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因此,健康水生态系统中有各类水生植物(包括沉水、浮叶和挺水植物等);浮游、底栖和鱼类等动物;微生物和藻类等。从而维持水生态系统正常的结构和功能,使得水体产生自我净化能力,顺利完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长久保持清澈状态,具备一定抗干扰能力。

当水体水生态系统不健全时,会加重或出现各种水环境问题,如水质恶化、蓝绿藻爆发、水体黑臭等,此时便需要通过人工干预修复水生态系统,从水生态各有机体出发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从根本上解决水体问题,避免出现“治标不治本”的现象。

水生态修复需要根据水生态基本原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统筹考虑,涉及内容很多。本文以行业市场角度出发,先浅显的分析下城乡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基本方法。

针对少量富营养物质汇入的城乡景观水体,如公园水体、地产水景、农村小微水体等,可采用构建自净能力较强的水体生态净化系统,通过生态系统对污染物质的转化吸收维持水体清澈、健康。

总的来讲,该类型项目的水生态系统构建分为三大步骤:

一、基底改良

包括排水清杂,底泥消毒以及底泥活化;控制水体水深不高于0.5m;说明:这里一般使用的生石灰+太阳暴晒的方式进行基底改良,生态环保。

二、构建生态系统

(1)水生植物种植:

基底改良后(无水的回补一定水位),曝气1-2天,至pH值降至8以下;将基底划分为深水区和四周区,深水区种植季节性水草,四周区种植四季常绿型沉水植物。

(2)水生植物补种与调整:

根据水草的种植情况和水体透明度的变化情况,分2-3次提高水位,直至达到正常水位;对前期漏种部分,采用抛秧、扦插等种植方式补种,同时调整局部水草的分布。

(3)水生动物投放:

沉水植物种植后,系统运行15-45天,待沉水植物生长逐步茂盛,投放水生动物。

说明:

(1)种完及时补水,水草不能久晒,否则会导致断叶、死亡等现象。

(2)本文重点阐述沉水植物品种选择,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更多是景观考虑。常用的沉水植物主要为矮苦草、苦草、狐尾藻、黑藻、眼子菜类。这些水草极易成活,一般按照25*25cm/丛的间距栽满,能快速繁殖成片,效果呈现好,特别是苦草和黑藻。

(3)常用的水生动物,一般为圆田螺(平时吃的田螺,非福寿螺)、河蚌、沼虾、鲢鱼、鳙鱼、草金鱼等。切记沉水植物未长满水底前或水底为软泥底时不要放养锦鲤、鲤鱼等,会造成水体浑浊。

三、生态调控优化

(1)清理水面垃圾,修剪水草,定期对水体生态系统进行检测,适当清除疯长水草。

(2)如水质有波动,根据水质情况和生态恢复情况,泼洒适当的有益微生物改善水体生境和优化生态系统。

说明:

水生态项目三分建、七分养,单一矮苦草和无大量污染汇入的项目较易养护,其他项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考虑,下面就简单对几个养护重点进行分享。

(1)无污染或极少量污染进入的情况下,只要保证水体透明度(大于光补偿点即可),沉水植物一般不会有问题,正常苦草和黑藻7-10天就能发根或繁殖,狐尾藻和眼子菜类一般2周后就能出新根,具体还要参考水体透明度、底质情况、温度、风浪等。

(2)轻度污染或水质较差情况下,可适当通过投撒微生物结合曝气机等措施,加快水体污染分解,减少水体藻类爆发影响透明度,同时减少过高营养盐浓度对水草的生长胁迫。

(3)断叶子、死鱼等尽量及时打捞,特别是高温季节。

(4)南方还要注意及时清理福寿螺和螺卵,从长远来看,用药杀福寿螺意义不大,且还会杀死投放的田螺等。萝卜螺和囊螺基本上不用过多操心,除非密密麻麻大量爆发,可以少放点青鱼、黄颡鱼等偏爱动物饵料的杂食性鱼类。

(5)青苔防治,后面会有专门章节阐述青苔问题。青苔是水质转变为寡营养和透明度提高后,让很多水生态项目头疼的问题(笔者认为:除非青苔严重到影响水体景观和沉水植物生长的时候再去控制,千万别乱用、频用药)。

城乡水体主要在居民生活区,以景观要求为主,水体环境较为简单;在无大量外源性污染输入的前提下,该类水体水生态净化系统构建简单:“种草、放鱼、垒石头”。

但简单中,又切合基本的自然规律和生态要求,只要我们遵守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切合当地的生态特征,在适当的满足人类感官要求,并科学系统分析项目和制定修复方案,这些项目施工和维护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怡生云以“和于生态”“利于生机”为核心,通过水生态行业技术和供需信息共享,将从业者的优秀产品、技术、思想更好的传播应用,为业主、总包单位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让供需更加精准,共同让水体更加生态。

更多文章内容请到下方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0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