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

怎么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年

发布时间:2022/7/11 19:57:40   
初期白癜风治的好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902/5668928.html

当语文老师的,没人不知道这本鼎鼎大名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年版)》。喏,它长这样:

这是一份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纲领性文件。它不仅规定了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还给出了语文教学的实施建议,指导着全国中小学语文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同时,它也是语文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语文课程的基础。

在日常工作以及多个场合中,我们经常会听到领导、专家们说要“认真学习新课标”。

这句话没问题,因为这本纲领性文件对我们来说就是非常重要。

有问题的是,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师来说,虽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里面的内容都好有道理,端庄高洁得就像天上的仙女,可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要怎么“学”才能让她“落地”,从而真正对自己的教学起到实际指导作用呢?

可以确定的是,从前到后多读几遍肯定是不够的。就像武功秘籍,光看不练哪能成为盖世高手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和实践,我觉得自己有点心得也许能派上用场,这里毫无保留地拿出来和大家讨论,这就是:我们得在读它的基础上与自己的教学实际多联系起来,边阅读,边思考,再实践,再反思……这样才会逐渐掌握要领。

为了便于理解,让我们举个例子:

打开“新课标”,翻到第一页,标题是“第一部分前言”,如图:

开篇先看到第一句话:“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句话是不是很快就看完了?

用不了10秒吧?

是不是准备继续看下一句?

如果有人真的继续看下一句了,我只能说:亲,你真的只是“看”了一遍,没“学”。

所谓的“学”是指,在看完这句话后还需要停一下,想一下:

这句话的关键词是哪个?

我能从中得到什么样的信息?

我能受到什么样的启发?

——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那么,让我们回头再看看这第一句话,找找关键词,你觉得应该是哪个?

“语言文字”,对不对?

这个关键词包括了“语言”和“文字”两个词语。这两个词语都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传承、发展的途径和载体,缺一不可。所以我们立刻要意识到,这个词语是语文学科的内核,语文学科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这四个字展开的。

明白了?

好,让我们继续看第二句:“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提出哪些关键词呢?

是不是“生活、工作和学习”,“听说读写活动和文学活动”以及“人类社会”这三个?

让我们简单梳理一下这三个关键词:

“生活、工作和学习”反映出了语文这个学科的应用范围。很明显,这个范围基本上包含了人类活动的一切场景,充分体现出了语文学科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听说读写活动和文学活动”在说什么?是不是在说语文学科的教学基本切入点和主要内容呢?

“人类社会”则说明了这是人类独有的行为。

梳理完了,让我们再整体回顾一下这句话,它想表达的含义就是:

我们要站在人类社会发展这个高度来认识我们的语文学科;

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切入点是听、说、读、写,但不能拘泥于听说读写,还要注意其延伸的所有文学、文化活动;

语文学科的教学和应用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我们要充分调动一切可用资源来辅助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即:我们要建立起“大语文”的观念。

新“课程标准”通过这句话是在告诉所有的语文老师们:虽然我们有语文教材,但是语文教学一定不能拘泥于教材,它只是一个最基本的学习载体,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来丰富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室里的各种图片、规章、绿植、灯管、桌椅板凳…可以是资源;

餐厅里的菜单、和服务员的对话交流是学习、是资源;

一片青草地、一条小溪、一个苹果、一盏台灯、一道美食、一本书、一部电影……所有工作、生活、学习中的活动几乎都可以成为语文学科的学习途径和资源。

看到这里,不知道是否让你也有所感悟呢?

如果你觉得有点感悟了,那就可以试着自己去“学”一下“前言”部分的其他内容。尤其是第2页“一课程性质”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句话和第3页第(三)点中关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叙述,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刚写得比较顺溜了,一看提示,字数差不多了。为了确保阅读不占用大家过多的时间,这次只能聊到这儿。

毕竟,想把小仙女变成田螺姑娘,还得费一番功夫。

下一篇,我们将继续聊这个话题,敬请期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4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