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田螺 >> 田螺生活环境 >> 从夜宵美食到人人喊打,福寿螺危害有多大体
你喜欢嗦螺吗?眼前这盘个大味美的大号田螺,让人忍不住想要嗦上一口,然而,这种大号田螺可是会要了你的性命。
这就是福寿螺,相信很多上一辈人都听说过这个名字,时间回到40年前。年,福寿螺作为美食在我国南方地区安家落户,这种螺的个头比一般田螺要大得多,而且很好养活。
福寿螺最开始是在我国广东一带养殖,后来快速扩散到全国各省,就连福寿螺无法过冬的东北三省都有人专门养殖。很快,福寿螺在烧烤界取代了田螺,与小龙虾、羊肉串并称为烧烤界三巨头。
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寿螺潜在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年6月,北京“集体感染事件”轰动全国,此次事件感染人数达到多人,患者出现发热、呕吐、头痛症状,严重的甚至引发死亡,而这些患者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近期食用过福寿螺。
专家立即对福寿螺展开研究,经研究发现,单个福寿螺体内,可携带到条广州管圆线幼虫,即便经过高温烹饪,也可能不会杀死所有寄生虫,这种寄生虫进入人体后,会直接穿进大脑,损害中枢神经。
这也是我国为何一直禁售、禁食福寿螺的原因。其实早在21世纪初,很多养殖户已经预料到福寿螺即将迎来下坡路,所以纷纷弃养,另寻它路。但是在清理养殖塘的时候,处理不当,使一些福寿螺逃到了野外去,这下可了不得了。
你直到福寿螺为何能够泛滥成灾吗?
福寿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食性杂,可以说见绿就吃。无论是水藻,还是农田中的水稻,它都能吃的干干净净,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另外,福寿螺的生殖能力也非常强,一次产卵数量就达到上千,这些粉红色的小圆点就是它们的卵,这些卵只需要15天就能变成幼螺,而幼螺只需两个月就能开始产卵。
据统计,一只雌性福寿螺每年能繁殖40次,一生二,二生四,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泛滥。年1月10日,福寿螺登上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每年夏季,福寿螺就会疯狂产卵,尤其是广东地区,如果在河边发现这样一团团的“粉色小花”,一定不要用手去摸,因为福寿螺的卵上,也携带着很多寄生虫,我们可以使用一根木棍将这些卵全部除掉,但是事后也要及时把手进行消毒。
虽说现在我国明文禁止售卖福寿螺,但是还是有一些不良商家用福寿螺冒充田螺。在年,就有一位孕妇在旅游途中被黑心商家欺骗,食用了福寿螺,回到家后,孕妇身体就出现了头痛、发烧等症状。
短短的半年时间里,这位孕妇挂了将近瓶点滴,6次腰穿,十几盒打虫药,甚至肚里的宝宝,也被迫进行药物人流,由此可见福寿螺的危害有多大。相比于福寿螺,我认为这些黑心商家才是罪魁祸首。
福寿螺的模样和普通的田螺非常相似,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辨认呢?
你知道如何辨认福寿螺和可食用田螺吗?从这几点可以很容易认出。
第一点最简单,那就是看大小。我们平常吃的田螺在1至1.5厘米左右,而福寿螺的体型比可食用田螺大得多,甚至能长到核桃和鸡蛋大小,如果给你端上一盘来大个头的螺,就要仔细辨别了。
第二点,看形状。田螺尾部长,比较尖,螺口大,而福寿螺尾部相对较短,并且比较平,螺口小,与它的体型完全不符。
第三点,看颜色。田螺外壳颜色呈深褐色,而福寿螺外壳颜色比较丰富,有橄榄绿、黄褐色,甚至还有金色的,这是因为福寿螺很容易杂交变异,比较多样化。
第四点,看卵。田螺卵是透明色,而福寿螺产的卵则是非常少女心的粉红色。这几点大家一定要记牢。
其实福寿螺不止是在我国泛滥,在印度的繁殖速度也非常快,多到什么程度呢?印度小哥甚至在水里随便摸几下,就能掏出不少。不过我国不吃福寿螺,印度可是将其当做美食。
印度人民秉承万物皆可“糊糊”宗旨,将福寿螺煮的稀巴烂,如果煮福寿螺的水是恒河水,那一切就说得通了,毕竟一口恒河水就相当于一整个元素周期表,什么寄生虫,都是弟弟,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干净又卫生”!
虽然他们敢吃福寿螺,但是印度究竟有没有因为食用福寿螺而感染寄生虫的,我们并不知道,我们能做的,就是远离福寿螺,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