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田螺 >> 田螺的天敌 >> 星辰文艺道林靳江河畔的花田美事
春天,岁月向荣,正是一年最美时,莫要辜负,约上三五好友,或带着家人,且去尽兴,心有诗意,处处清欢,心中有欢喜,日日是良辰吉日。
喜欢春天,是因为,那种蓬勃洋溢的生命力,总能轻易让人升腾起对生活的热爱。
今天,我们来到宁乡市道林古镇,道林仅距长沙城区50公里,静谧而美好,我们和她预定了一场久违的春天约会。
花田撒欢
晨光熹微,万物复苏,漫田花海,青翠含烟。微风拂过,花香阵阵和着青草的香气沁人心脾。
原来是田野的紫云英在悄然绽放,一副“草生田中,花开如茵”的美景,仿佛漫天紫霞洒落人间。
我们顿时爱上了她,投向她的怀抱,与她疯狂合影。
我感受到了花开的萌动,听到了草节拔高的声响。
我爱春天,因为她的明朗,因为她的生机。好像一个约定,到了时间,万物生长,春和景明。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我着迷于春天,风轻日暖,万紫千红,花香浮动,风里夹了温柔。
田边的凉亭,是个憩身的好去处。展眼望去,碧空湛蓝如洗,繁花似锦。
身旁花影扶疏,枕上鸟声频啼。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我被春意迷醉,我为繁花伫立。
道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愿君知春意,长作惜春人。
花的烂漫陪伴我们的浪漫,愿时光不老,青春常在。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我们这趟儿,看花人不多,阳光真好,花开正盛,一切都是刚刚好。
河套淘宝
道林镇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山青水秀,物阜民丰,“道林酸枣糕”“道林鱼”“道林米”等特产驰名省内外。道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便捷。境内靳江河蜿蜒而过,河水轻缓,河产丰富。一早得到消息说上游关闸蓄水,我们便马不停蹄赶到这里。
在当地有名的勤奋人彭进兰娭毑的带领下,我们提着桶子兴致勃勃要去捡河鲜了。
果然,见底的河滩上满地的小田螺,一抓一大把,很快我们就满载而归。
“春风一夜浪花起,大蚌小蚌浮江沚。渔蓑撒网唶嚄音,满载论斗不论斤。”在清浅的水底,随手一捞,河蚌脱水而出,个大饱满,舒展出来的蚌肉细软白皙,让人舌底生垂涎。
从今天起,我要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用我的脚丫子轻轻触摸山间与河底的每一块小石子。
河水虐我千百遍,我爱河水永不变。河水冲走我的裤,我履河底如平路。
知滋味,桃花浪里,春水鳜鱼肥。野生的鳜鱼肉质细嫩鲜美,珍馐难得。
这些“黄牙咕”,两侧与背部分别有一根尖刺,是它们自我防卫的武器,颇易伤人。
但为了口腹之欲,我最终还是没逃过这一“劫”。
飞鹊台前晕翠蛾,千金新买帝青螺。此时此螺在我手,我不及待点新火。
而这些活蹦乱跳的小嫩仔,与春天的鲜活极为应景,只需处理干净后油炸至金黄,之后随你怎么做,都是人见人爱的人间美味。即兴诗来一首:小鱼河中游,平时很难求。偏被我发现,费酒又费油。
野外寻鲜
丰子恺说:“春光先到野人家。”所谓探春,除了赏玩,还可以用舌尖来品尝。春天真的有很多好吃的,艾叶、蒿草、香椿、春笋、野葱、蕨菜、地木耳、耦尖……光是想想,就口齿生香。
采下的香椿芽,用沸水焯一遍,脱去紫衣,换上翠绿,忍不住感叹:这才是属于春天的颜色嘛。然后把春色切成碎末,弥漫在嫩黄色的蛋液里,一起下入锅中,煎成美味的蛋饼,“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在湖南人的菜谱里,春笋与腊肉,是佳偶天成的默契,更是干柴遇烈火的嬗变。
是的,这是野葱。亲手从凌乱而茂密的草丛里,拔出带着春泥的“草”。春味正好,不时不食。
碾谷成米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对于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孩子们来说,不一定知道白花花的大米来源何处。
为了让孩子们见证这份蜕变神奇,我们的活动团帅帅团长特地提前向当地老农购买了斤没打农药没用化肥的优质稻谷,还征用一辆宝马车“高调”地拉到碾米房。
孩子们站在打米厂机房门口,争先恐后想一睹究竟。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其实这种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大米才是健康的大米,不抛光不打蜡,原汁原味原生态。
妙手生花
我们要有浪漫的诗意,也必须有平凡的烟火。
那些新采的野菜艾草,鲜嫩得能掐出水来,趁其不备,就被我们扔进锅里,剁成碎末。
蒿子与面粉、糯米粉邂逅,清香和软糯、绵长交融,连小朋友都忍不住过来帮忙。
或许这也是野菜美味的秘诀之一,因为每一片嫩叶,都透着生机勃勃的春光。
春光在我们的手里揉捏把玩,捏成我们喜欢的模样。咬一口,春光充满味蕾,春色在心底绚烂。
那些拾捡的蚌壳与田螺,因为量多难度大,一时成为我们的棘手难题。在帅帅团长这位“高人”的指点下,我们化繁为简,也仗着巧手充足,很快便大功告成,“肉”获满满。
看着这桌“满汉全席”,我们垂涎欲滴。这也真是应了《舌尖上的中国》中的那句话:“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随性组合,清炖凉拌,信手拈来,便是人间至味。
我们关系不一般,吃了中餐吃晚餐。本想在此留一宿,可惜明天要上班。
(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煮茶沐风
朵颐大快之后,有些疲惫的我们需要来个短暂的午间小憩。
谁能想到,隔壁恰巧有好几个天然茶台;谁能想到,这些茶台茶凳居然出自主人的DIY;谁能想到,主人的手艺居然仅靠自学成才。巧合来得如此猝不及防。
古人说: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春日的乡间,风是轻柔的,最宜泡一壶香茶,慢品。
最舒适的生活,大概就是晨起无事扰,一把小椅,一杯清茶,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爱些热闹的人,不仿取法于千年前的那场兰亭之会,于茂林修竹处流觞曲水,一群人纵情山水,海聊神侃,自娱自乐,人生快意不过如此吧。(朱洁华黄帅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