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田螺 >> 田螺的种类 >> 中秋节,不管有钱没钱,5样食物记得吃,健
中秋节是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三大灯节之一,所以一般晚上活动较多,气氛更热闹,中秋节也是民间一个重要节日,一般在秋分前后,此时已经进入深秋,人们不仅要忙着秋收,还要抓紧时间秋耕、秋种,争取在寒冬来临之前,培育出育苗,为来年丰产打好基础,所以中秋节在民间相当受重视。
中秋节也叫祭月节,月夕,因为中秋节就是由古代祭月仪式演变而来,八月十五这天,月亮又大又圆,又喜迎丰收,人们为了感谢大自然,会拿出很多节日美食来祭月,然后吃着应季的食物以示庆贺,那么古人中秋节会吃哪些美食呢?下面一起看看,中秋节,不管有钱没钱,5样食物记得吃,健康团圆过中秋。
1.月饼
说到中秋节,不得不说月饼,中秋吃月饼赏月的习俗已经流传几千年,早已成为中秋节的“代名词”,《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宋代著名吃货大文豪苏东坡《月饼》一诗中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现在月饼口味、样式越来越丰富,选择也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五仁、枣泥、蛋黄月饼,还有榴莲、桂花、冰皮、冰激淋、果蔬、鲜肉等月饼,不管买哪种月饼,要选圆形的,毕竟月饼代表的就是团团圆圆,月饼属于重油重糖,最好一次不要吃太多。
2.田螺
中秋节食田螺是广东一带的习俗,此时田螺正肥美且不带籽,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传说八月十五吃田螺,可使眼睛“明如秋月”,吃田螺要去壳,犹如食“心”,有食“心”(新)转运的寓意,在粤语中,“螺”与“罗”谐音,有“向田罗食”的说法,寓意着五谷丰登。
吃田螺的精髓就在一个“嗦”字,可是很多人做田螺嗦不出来,这是因为没有把田螺底部剪破,把底部剪破既方便嗦出田螺肉,又方便入味。
3.螃蟹
中秋吃螃蟹不是现在才有的,早在古代时就已经普遍了,俗话说“秋风响,蟹脚痒”,每年到中秋之时,螃蟹黄满膏肥,肉质鲜嫩,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
螃蟹分为公蟹和母蟹,有“九雌十雄”的说法,意思就是指九月份母蟹黄满,适宜吃母蟹,十月份公蟹膏厚,适合吃公蟹,这里注意,螃蟹虽然味道鲜美,但是寒性比较大,最好配姜醋汁一起食用,减少寒性。
4.鸭
中秋吃鸭子有这么一个传话,话说元末明初,蒙古统治者打压汉人,汉人决定推翻蒙古人的统治,可当时管制太严厉,不能明着传递信息,所以只能暗称蒙古人为“哒子”,谐音就是鸭子,大家约定八月十五一起吃鸭子,采取行动推翻蒙古人。
其实中秋吃鸭子也是有依据的,鸭子是水性禽类,中医认为鸭子是吃水生食物,因此鸭肉是寒性,秋天秋燥重,吃鸭肉有很好的滋补作用,秋天要多喝汤,既补充营养又润燥,分享一道老鸭汤的做法。
准备食材:老鸭1只、泡萝卜、泡酸菜、泡姜、泡椒、盐、鸡精、胡椒粉
①.老鸭处理好以后,把内脏清理干净,鸭脖子处的淋巴结摘除干净,然后清洗一遍,剁成大小均匀的块。
②.锅中烧水,把鸭肉冷水下锅,大火煮开,打去浮沫,没有血沫出来后,捞出清洗一遍。
③.锅中放入菜籽油,放入切好的泡姜、泡椒炒香,再把鸭肉放入锅中炒一会,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开。
④.煮开后倒入炖锅中,放入泡萝卜和泡酸菜,炖2个小时,最后加入少许盐、鸡精、胡椒粉即可。
5.芋头
秋天正是芋头丰收的时候,这个时候的芋头新鲜美味、绵甜香糯,在广东、浙江一带“芋头”的叫法听起来就像是“运来”,有好运来的寓意,因此这些地方一直流传着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下面介绍一道芋头好吃的做法。
准备食材:芋头、小葱、白糖
1.芋头清洗干净,然后去掉外皮,去皮时要注意带手套,以免造成手发痒。
2.把芋头切成1厘米见方,3厘米长的条状备用,把小葱切成葱花。
3.锅中烧油,油温5成热时,放入芋头条慢慢炸,当芋头外表酥脆时捞出,再把油温升高,再复炸一遍。
4.锅中加入水和白糖,比例是1:1,小火慢熬,当糖汁颜色很白,气泡很小时,放入葱花和芋头,关火继续翻炒。
5.当温度冷却下来后,就会形成一层糖霜,这时就可以打出来了。
好啦!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大家还知道哪些传统美食,欢迎分享,最后祝大家中秋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