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田螺 >> 田螺的习性 >> 广东人的深夜食堂,炒田螺
如果说广东人最爱的宵夜是什么,炒田螺一定榜上有名。炒田螺的摊位在白天是找不到的,因为它们都是在晚上才开档。一到晚上夜深的时候,所有的店铺纷纷关门了,只有它们开门迎客,灯火亮堂,锅碗瓢盆和叫堂声交织在一起,满大街飘香。
炒田螺一般要十多块钱一小份,还挺贵的。但即使是这样,炒田螺依旧供不应求,深受夜猫族的喜爱。叫上三两个小伙伴,在深夜的街头叫上一份炒田螺,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聊着天,吸着田螺,那真是人生一大快事。老板娘说,挑选田螺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要挑选个头大,壳薄饱满的田螺。田螺的螺旋度越圆,质量越好。田螺壳不能有破损,用手掂掂,有明显的沉重感,田螺壳是健康的淡青色,这就是质量上乘的好螺。
老板娘一边翻炒着田螺,一边郎朗笑着,“这里面的水深着呢。很多人他们喜欢把死螺也放在里边,一不小心就得中招。你得用手碰碰那田螺的掩口,诶,有弹性的,就是活的。”老板娘还说,清洗田螺也很麻烦,之前的土方子就是在装田螺的盆里放满清水,再插入一些铁具,让田螺吐泥,一直到没东西吐为止。还有一个办法是先用清水养三天,期间水脏了,就要换水,一直到干净为止。如果想要快点的话,还可以往里边滴入几滴香油。如果田螺没有吐干净,是会影响口感的。
接下来就是去掉螺尾。这个还是比较方便的,卖炒田螺的店家都会有自制的去螺尾工具,非常方便快捷。接下来就可以进行重头戏,炒田螺了。其实广东并不是炒田螺的发源地。它真正的起源地是顺德。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田螺的泥腥味一直没办法去掉,直到紫苏叶的发现。紫苏叶就是炒田螺的灵魂香料。后来炒田螺就渐渐成了广东人的最爱,成为街头夜宵的一大特色。
炒田螺的时候要用大火把两大勺油烧热。只见老板娘舀了两大勺油下锅,眼睛都不带眨的。“不要舍不得油,舍不得油出不来螺,它不香。”老板娘解释道。待油烧热后,要把香料放下去翻炒,炒出香味后再下田螺。田螺翻炒五分钟,再放料酒和紫苏叶等继续爆炒,大概五分钟就可以装盘了。因为田螺翻炒的过程中加入了辣椒和酸笋等食材,所以炒出的田螺鲜香味浓,汁水横溢,酸辣可口。
炒田螺是很考验一个师傅掌握火候的功夫的。火候掌握得不好,出来的田螺就不好吃,不是螺肉没熟就是螺肉吸不出来。我问老板娘炒了几年,老板娘笑了,“记不清咯,有十多个年头了吧。”客人在那边大喊,“老板娘,我的炒田螺呢?还没好吗?”“来咯。”老板娘端着盘子走过去,上面是一个个饱满的田螺,点缀着红红的辣椒和翠绿色的香菜,还冒着丝丝袅袅的热气。客人也不用牙签,狠狠吸了一口,竖起了大拇指,“你家田螺炒得就是香,就爱吃你家的。”
老板娘还说,田螺现在多是人工养殖的,再去捡野生的人已经很少了,也不够捡。田螺其实还是一味药,食之可以利尿祛湿,还能醒酒,缓解痔疮等。但是田螺性寒,脾胃寒的人不宜多吃。
后来和客人聊天的时候,客人还向我们传授了吃炒田螺的经验之道。吃炒田螺一般是用牙签。首先找着田螺的掩口,把掩盖拨开,把牙签伸进去把螺肉轻轻挑出来。但是没有牙签怎么办呢?客人说,“也有办法。你先在螺的尾部狠狠地吸一大口,然后再在掩口处吸一大口,螺肉就能被吸出来了。”
这个法子虽然不文雅,但是我们试验了一下,真的可以。一时间我们桌子旁都是滋滋的吸田螺的声音。
螺肉性寒,所以一般炒田螺的时候会放入假葵中和。而且螺肉是和很多食物相克的,它不能和香瓜、木耳,还有牛肉等食物一起同食。我们切莫因贪嘴而吃坏了肚子。
如果说广东的深夜魅力在哪里,大概就在这一盘盘的炒田螺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