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这里蒋秋心。欢迎来到“每日读诗”。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智能手机尚未出现,大家用的都是非常简陋的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手机。并没有什么可玩的游戏、绚丽的图片、各式各样功能的软件。那时候我们那群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大部分乐趣,都来自山里、水塘边、田坎外。捉蜗牛、摸田螺、挖个洞点燃落叶,烤熟从家里偷来的红薯。好像都是些很无聊的事,但回想起来,嘴角就忍不住上扬。而现在呢,我身边的亲戚家小孩也好,接触到的其他孩子也罢,永远都是在玩手机了。打游戏成了永恒的娱乐方式。虽然时代进步,却少了许多乐趣。说了以前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诗中的熊孩子们是怎么度过童年的吧?骑牛归家:穷苦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牧童诗宋黄庭坚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样的。放牛要放一整天,时不时看它一眼,没有娱乐方式,只能躺在草地上,看蔚蓝天空的白云飘来飘去,飘出一朵形状,心里想着那是些什么,但还没想明白,思绪就散开了。何必知道那么多呢?就这样自由自在不好吗?发一天的呆,到了傍晚就回家。无知或许是一种快乐,因为那意味着没有任何忧愁和烦恼。骑在牛背上,牛缓缓走在回家路上,拿起短笛吹着没有名字的歌。有时候甚至就是胡乱吹吹,因为快乐是掩藏不住的。这原本只是牧童格外寻常的一天,却被诗人看到。“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诗人感叹道:这样原始的快乐,这样悠闲的心情,是那些追逐功名利禄的人,算尽一辈子也得不到的啊。临溪垂钓:有样学样的“别人家”小孩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孩是很擅长模仿的,从出生开始就在模仿,模仿说话,模仿走路。天真无邪,活泼乱跳。然而这个小孩却模仿钓鱼,一坐下,就要坐半天的钓鱼。他独自一人,坐定如禅。好像“万事不关心”,纵然风吹草动,也不能撼动他内心分毫。他专注无比,只盯着眼前的池水,等待一瞬间的涟漪。直到有路人经过,想要问路。他才惊觉,赶紧摇手,让对方不要开口。有了声音,鱼可就跑了啊。如此专注、用心、认真、善于观察又坐得住的小孩,不就是我从小听到大的“别人家”小孩吗?可是哪怕这么成熟,也依然只是个小孩呀。也会害怕自己空手而归,也会想要自己的付出得到回报,也会着急。前两句看起来已经俨然一大人,而最后急急忙忙的摇手,终于暴露了自己作为一个孩子的急切心情。这样看来,还真是可爱。夜深不寐:鬼鬼祟祟去捉蟋蟀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秋天是虫鸣的季节。白天有寒蝉,晚上有蛐蛐儿。梧桐叶子随风摇落,夜晚的秋风多么寒冷啊,又到了令人伤感的季节,坐在船上的诗人,只觉得万事堪悲。结果眼前的一幕,却让他瞬间忘了悲伤,开始哭笑不得。篱笆上挂着一盏小灯,在黑夜里格外扎眼。是谁会把灯挂在这儿?耳边传来蟋蟀的声音,诗人恍然大悟,原来是跑出家来捉蛐蛐儿了。肯定是半夜偷偷溜出来的,回家估计要挨打。这样想想,之前的难过都一扫而尽,还有一点小小的幸灾乐祸呢。篇幅有限,简单选了三个来说。事实上古诗中的孩子们,生活是非常丰富多彩的。还有追风筝、种菜、敲冰等等。以后的年轻人可能再也无法体会这些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6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