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田螺 >> 田螺的繁衍 >> 啥螺蛳拟列入保护动物名录搿记上海人还
一瓶冰啤酒,配上糟毛豆盐水花生
再来个炒螺蛳,嗦一口鲜美螺肉…
是上海最爽的春夏style
但最近
有条消息让大家没法淡定了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
有眼尖的人发现
“螺蛳”在公开征求意见
将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
什么?螺蛳=保护动物?
看到这消息,手里筷子都掉了
毕竟炒螺蛳是上海人餐桌上
年年不能缺席的河鲜呀
尤其是清明前的螺蛳更是肥美
看老爸用老虎钳夹掉螺蛳屁股
然后老妈用葱姜爆炒
用嘴轻嗦,那一口鲜美,嗲!
这几年在上海人餐桌上
还有个比较有争议的特色美食:
“臭名”远扬的广西螺蛳粉
螺蛳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
虽然被臭到,但味道实在是鲜美
是很多人念念不忘的心头好
所以,现在“螺蛳”的真爱粉们
真的有点紧张了!!
有人能赶紧来解释一下吗?
专家:拟列入保护名录的螺蛳
和我们常吃的螺蛳不一样
广西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副研究员王大鹏解释:
“拟列入保护名录的这个‘螺蛳’,不是我们常吃的螺蛳,而是一种特有的动物。拉丁文学名为Margaryamelanioides(见下图),是田螺科、螺蛳属,主要生长在云南省。不同的“螺蛳”,其拉丁文学名是不同的,就像动物的身份证号一样。
我们平常说的“螺蛳”是俗称,并不是准确的学名。大家常吃的淡水螺主要有“中华圆田螺、中国圆田螺”,个头比较大,还有一种俗称石螺、是“环楞螺”,食指大小。这几种都繁殖比较快,喜欢生长在淡水的湖泊、江河、池塘、沟渠或水田中,不会列进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名录的,大家放心吃!
在广西被列入保护的淡水螺只有红河疣螺一种,主要生长在红水河,现在很难看到了。需要大力消灭防治的淡水螺则是大名鼎鼎的福寿螺,繁殖快、吃禾苗。”
太好了!!
我们现在常吃的螺蛳品种其实是田螺和石螺
并没有被国家列为保护动物
所以可以放心吃
但也不要放松警惕
这次上了保护名单的螺蛳
真的是被“吃”成保护动物的
▼上世纪80年代前
云南人每天能捞到20公斤螺蛳
但因环境污染、捕捞过量、水域减小
导致螺蛳数量迅速减少
年国家发布的物种红色名录中
螺蛳已被分在了易危一阶
15年后变成了二级保护动物
所以大家又担心
按照现在美食的工业化速度
会不会把更多螺类吃到灭绝?
广西柳州:大力发展螺蛳养殖
为螺蛳粉稳定“供料”
红遍全国的柳州螺蛳粉,用的螺主要是环楞螺(石螺)。虽然该螺生长快,但螺蛳粉产业对螺蛳的需求也快速增加。预计到年,柳州市螺蛳粉产业加上其他螺蛳美食所需螺蛳原料,将达到4万吨。
近年来,柳州在大力发展螺养殖业。目前柳州市螺蛳养殖面积已经有4.6万亩左右,以田螺为主。石螺因为养殖成本高,占比还比较小。如果石螺能实现大规模养殖供应,将有力支持螺蛳粉产业发展壮大。柳州市还计划用4年时间专题研究柳州螺蛳养殖系列关键技术,让养殖螺取代野生螺进入柳州螺蛳粉产业。
好了,看完终于放心了
阿拉上海人能安心嗦螺蛳了
但螺蛳虽然鲜美,却性寒
所以老人小孩和肠胃不好的
还是不要一次吃太多啦~
来源:南国今报(记者刘冬莲)、百度号
爪爪集中营v,人民日报、南方日报,新闻晨报,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冒犯,敬请联系。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转载。点击主页面底部菜单,可阅读完整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