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

假田螺中毒事件频发,毒性不亚于砒霜,

发布时间:2022/9/5 13:52:50   

夏天约几个好友一起吃着烧烤喝着小酒,畅谈人生,别提多惬意了。大家吃烧烤的时候,烤串、毛豆、田螺这些都是必点的食材,可是因为吃“田螺”中毒的事件频发,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其中掺杂了假的田螺,模样和田螺有几分相似,但是毒性却非常强,它就是织纹螺。每年的4-9月都是织纹螺旺汛期,螺类食物肉质嫩滑,很多人都喜欢吃,所以经常有可能误食带有毒性的织纹螺。

织纹螺又叫海蛳螺、麦螺或白螺,有些地方称它为“割香螺”,这种螺一般为圆锥体,通常生活在广东、福建、浙江这些沿海地区,因为它经常活动在近海礁石或泥沙底部,所以很容易捕获。

织纹螺的毒性有多强?

误食织纹螺中毒的百姓越来越多,甚至有些会导致死亡。临床上发现,织纹螺中毒通常会有几种表现,最早期时会表现为嘴唇、舌头、指尖这些部位发麻,眼睑下垂。

过一段时间之后,症状就会发展到肠胃,比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便血、口渴等,同时神经系统也会受到影响,嘴唇、四肢麻木的情况加重,并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

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那么就会发展为神智不清、瘫痪、呼吸困难等严重反应,最终各系统衰竭而亡。

织纹螺引起中毒的主要毒素是麻痹性贝类毒素,石房蛤毒素。这种毒素在普通的烹饪环境下很难将其杀灭,所以就算经常长时间的熬煮也会发生中毒反应。

有研究发现,成年人吃10g带有毒性的织纹螺螺肉就会出现不适症状,吃得越多引发死亡的风险越大。所以说,如果不小心误食了指纹螺且出现了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或许还可以挽回生命。

织纹螺应该怎样区分呢?

织纹螺通常色彩鲜艳,旋转圈数较多,且尾部较尖、细长,外壳带有紫褐色或红黄色的螺带。有一个简便的区分方法,那就是把它的螺口对向自己时你会发现,织纹螺的螺身呈现逆时针旋转,而普通螺类则呈现顺时针旋转。

其实早在年,原卫生部就发布过相关条文,明确要求“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大家日常食用时一定要小心。

关于织纹螺中毒的话题,你还有哪些疑问吗?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经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4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