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爱吃螺蛳吗?我最爱吃螺蛳。而吃螺蛳最适宜的季节就属春夏阶段,特别是春季,这时候的螺蛳最肥美。
图片来自网络小时候能吃上几只螺蛳,那简直是让人雀跃的美事。每年一到春季,春雨纷纷,田野里的泥土开始润泽了,绵软了,闻到了水的气息躲在泥缝里冬眠的螺蛳悄悄地爬了出来。我总会背上小竹篓,挽起裤腿,在田间地头搜寻一番,不一会就满载而归。炖上一道螺汤,或者干炒做成香辣的,都是让人回味无穷的美味。
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淡水螺蛳常见的有两种,一种个头肥大,圆滚圆滚的,尾部短,称为田螺,这种螺一般长在稻田里,肉肥壳薄,吃起来特别满足。另一种长得相对细长,螺旋圈数比较多,尾部又尖又长,这叫石螺。这种螺壳特别硬,一般长在有小石仔儿的小溪或者河流里,所以我们称之为石螺。这种螺肉质脆爽,鲜美无比,别有一番风味。
小时候吃螺蛳捡螺蛳的乐趣可多了。记得有一次我到河里摸石螺,脚趾头缝里叮满了蚂蟥,吓得我丢了石螺落荒而逃。现在每每想起还会头皮发麻,螺蛳虽好,但蚂蟥太可怕了。再说吃螺蛳吧,有螺蛳的日子妈妈就会教吸螺蛳,刚开始我们没有领悟到动作要领,螺肉总是吸不出来。而有时候用力过猛,螺肉一吸直接进入食道里了,连嚼也来不及了,让人啼笑皆非。
图片来自网络说到吃螺,我想广西人是最热衷的。广西水源丰富,山间溪流绵延不绝田间地头土地肥沃,这给螺蛳的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螺蛳一多起来自然滋生了很多各具特色的螺蛳美食,螺蛳文化。每年春夏季,吃螺蛳的摊点生意定会火爆,华灯初上,人们三五成群,约上好友,点上一叠炒石螺或田螺,来两瓶小酒,小灼闲谈,炎炎夏夜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美哉!
图片来自网络炖,酿,炒,焗,能把螺蛳美味吃出最高境界的当属广西柳州了。柳州炒螺蛳,螺蛳粉可以说都是广西螺的代表。酸笋,辣椒,香菜,豆豉,等等很多,数也数不清的各色香科,各种食材混杂在一起,把螺肉的鲜甜发挥到了极致。一看就让人垂涎欲滴。长期的吃螺习惯又延生了一系列螺蛳文化,比如吸螺蛳比赛,螺蛳节等等,让更多的人们发现了这种美食的同时也展现了这座城。
螺蛳也是我最爱的美食之一,我喜欢炒螺蛳,香辣味的。做法也不太复杂,我自己摸索出来的,想吃的时候就炒上一叠,好不快活。先准备两斤左右的石螺,调料是五香粉,八角,辣椒,蒜末,豆豉,紫苏,白糖,腌梅子,盐,酱油这些就足够了。第一步,先把螺放锅里放入五香粉,八角,水,炖熟捞起,水倒掉。第二步起锅烧油,把蒜末,紫苏,豆豉炒香,再放入石螺翻炒均匀。第三步放入水没过石螺,放入适量白糖,酱油,捏碎的梅子,慢火炖5分钟左右,等微微收汁就可以出锅了。这样做出来的石螺鲜辣多汁,甜香可口,让人欲罢不能。
图片来自网络说了这么多我的小馋虫又上来了,我喜欢吃螺蛳,现在正值春季,正是吃螺蛳的好时节。让我们一起去吸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