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田螺 >> 田螺的习性 >> 农村一河鲜,80年代多成灾,一抓一大把,
说起八十年代的农村,估计会勾起很多朋友的回忆,那个年代非常穷,能吃饱饭还是一部分人的问题,特别偏僻的农村更是生活艰难,农民为了能够吃饱饭,春天大家都会挎着篮子到地里挖野菜,回来蒸菜吃,而村边的小河终年水流淙淙,里面有数不清的鱼虾,而有一种河鲜,当年泛滥成灾,一抓一大把,如今10元一斤还稀罕,它就是田螺。
那个年代也是山清水秀,走在野外,小鸟婉转啼叫,不知名的花儿绽放在树下,引的蝶飞蜂舞,而路旁的杨柳叶哗啦啦作响,人们劳累直接就可以躺在树荫下小憩,河水清澈,清到可以直接撸水饮用,鱼儿在水面泛出白光,虾儿在水藻上躲迷藏,一切温馨又和谐,而田螺排着队恣意的趴在河沿边吃食藻泥,稍微触碰水面,身体就会缩进贝壳里,一抓一大把。
田螺是一种软体动物,又叫中国圆田螺,广泛生活在淡水湖泊、稻田、池塘田沟里,这种水产特别能繁殖每年三四月份,田螺开始繁殖,一只母田螺一年可以产出只小田螺,早年沿着河边,田螺黑压压的,看着有点感觉脏兮兮的,大人说,这种东西里面有寄生虫,最好不要吃,用网打捞后也是压碎喂食鸭子,从来也没想过如今这田螺竟然这么大热。
虽然没有人专门抓它吃食,但是小孩子们喜欢抓它玩,而且田螺的公母也极好分辨,只要看它右边的触角就可以判断,公田螺的右触角是向右弯曲的,母田螺右触角不弯曲,田螺最怕太阳暴晒,它贝壳里的水分晒干就死亡了,夏季潜入泥土中避暑,冬季也会潜入泥穴中冬眠,早年由于太多,以致现在河边的田里都是田螺的空贝壳。
终于,田螺的美味被人们发现了,人们纷纷捕捉,抓回来后去掉尾部,冲洗干净,放入盐、姜、丛等佐料,倒入烧热的油锅里,出锅就是一道美食,于是田螺价格高涨,市场的价格也一度高达10元一斤,而辣炒田螺更是30元一斤,各种饭店、排挡、酒店都有田螺的身影,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的胃口,田螺汤也应时而生,可是野生的田螺几乎抓不到了,人工饲养田螺风生水起。
八十年代的农村,生活水平那么低,为何人们不去捕捉田螺吃食呢?我想主要是这种东西被认为很脏,大人又说有寄生虫,在那个年代可是要命的事,比如当年小孩肚子里的虫,就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导致的,所以田螺无人吃食;还有一个就是吃起来比较麻烦,油、盐当年都是稀罕物,吃不起,且手指头大的田螺肉就像蚂蚁腿那样多,吃多少才能填饱肚子,况且有那个功夫不如到田里干点农活了。
总之,农村有一河鲜田螺,当年泛滥成灾,小河里一抓一大把,如今10元一斤当做稀罕物,随着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曾经很多野生的小动物消失不见了,现在城市的小孩看见田螺,估计只能在餐桌上了,你们抓过田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