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

福建客家土楼,前世是明代城堡,今生是

发布时间:2022/10/2 15:08:08   

记得年的那个夏天,那是7月8日,国产动画影片《大鱼海棠》上映了。此剧的创意来源于庄子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讲述了一个属于中国人的奇幻故事。女主角椿的家族所居住的巨大环形建筑,便是客家土楼,其原型就是来自福建客家土楼。

福建土楼,主要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岩市、泉州市境内,福建现存的各式土楼有30多种多座。土楼起源于唐朝陈元光开漳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建筑,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是闽南地区自唐以来“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只因福建土楼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烧焙的土并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在战乱中,并没有受到损坏,从而也保卫了家族的延续。

福建土楼在20世纪60年代的冷战时期,被美国误为核弹发射井,虽经过20年的研究,用间谍卫星拍下无数图片,但仍无法了解座“核弹发射井”中的“机密”。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证实“核弹发射井”是福建南部居民世代居住的土楼。

龙岩是客家人居住的地方,永定是土楼之乡。承启楼便是著名的那一座。从明崇祯年间奠基,到清康熙年间竣工,承启楼的建造历时三代,耗时近80年。它坐北朝南,从中心的主堂开始,年轮一般扩展处三环,占地五千多平方米,共有个房间,最多的时候居住着多人,门口的对联上写着“承前祖德勤与俭,启后子孙读与耕。”

南靖的土楼群,四十多座形态各异的土楼依山而建,一条S形小溪,把塔下村分成两段,两头的圆形土楼酷似太极图里的“鱼眼”。这里最早的土楼大约有多年的历史,春祭、秋谢、拜祖的仪式里,人们缅怀先祖来到荆棘之地,把这里从一片荒谷变成世外桃源的故事。

田螺坑土楼群,这五座土楼,一方四圆,生长在半山腰,当地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四菜一汤”。中间的那做方楼叫步云楼,围绕四周的是三座圆楼和一座椭圆楼,五座土楼以“金、木、水、土”布局。依山势起伏,错落有致,成为最精美的组合。

这是福建土楼最高的方楼,和贵楼。与众不同的地方,是我们看不见的地基,它建在了沼泽地上,用两百多根银松木打桩铺垫,经历年,依然坚固稳定。大地之上,天空之下,一片安宁的所在,就是客家人扎根的家园。

土楼是为了家族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它以一个圆心,从祖堂出发,一层层向外展开,每天的寻常生活与祖先相伴。一楼用作厨房,二楼储粮,三楼以上住人,每一层都有环形走廊相通。“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注重人伦。”今天承启楼内的这副堂联,正是对当初福建土楼生活状态的生动描摹。“聚族而居,相互守望”是几代人共同恪守的信条。

客家土楼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就地取材,选址或依山就势、或沿循溪流,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奇特,尺度适当,功能齐全实用,与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相得益彰,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对此,对于我们客家人来说,老祖宗留下的智慧与建筑,在如今已经很难找回了,感到十分的骄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7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