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田螺 >> 田螺的种类 >> 蜗牛的味道比田螺要好那为何国内吃货却很少
01皇家美食——田螺
说起田螺,那真得给它贴上个皇家美食的标签。春秋时期还有逃荒群众奉为饱腹食物的田螺。在宋代就已经在秦桧的安排下。登上宋高宗的餐桌,并备受好评。尤其是到了晚清时期,慈禧太后更是爱吃田螺。一直吃到引起消化不良才肯住嘴。由此可见田螺在皇家当中的美味程度。完全可以跻身进“满汉全席”行列。02误入法国人口中的蜗牛
虽说,早在春秋时期,田螺就已经被人烹饪食用。但直到一个世纪后。蜗牛才刚刚被罗马人端上餐桌。不过,作为罗马附属国的法国。并没有跟风食用蜗牛,而是忙着消灭蜗牛。要知道法国人酿造的葡萄酒那是世界有名。他们容不得葡萄树受到蜗牛一丝一毫的的伤害。进而影响到葡萄的品质。于是,这些种植葡萄的庄园主。便雇佣了一批工人来抓蜗牛。但工人们的干活效率不是一般的低。庄园主对此很是生气,就顺口对他们说了一句。抓不完就吃完它们。没成想,还真有工人用红酒将蜗牛放到炉中焗起来。尝过之后味道还不错。于是吃蜗牛的习惯就在平民当中流传开。但真正让蜗牛登上法式大餐行列的。还偏偏不是这道红酒焗蜗牛,而是拿破仑。相传,拿破仑和俄国皇帝约定好7点吃饭。但二人来到餐馆时已经过了饭点。于是,拿破仑让厨师烤制了一盘蜗牛充饥。没成想味道还真不赖。就这样蜗牛进到了法国大餐的行列。虽说,蜗牛这道美食在法国可谓是妇孺皆知。但在国内吃货眼中,它还算的上是一个洋食物。与田螺在美食界的地位悬殊极大。03法式蜗牛PK中式田螺
其实,早在民国时期蜗牛就跟着小龙虾。一前一后来到了国内吃货的餐桌之上。只不过后者,早已混迹于大排档之中。比田螺在吃货心中的地位,还要高出一个档次。而前者蜗牛,则只能待在那些高档餐厅当中。供那些精英人士品尝。虽说,法式蜗牛给人一种烹饪复杂。价格昂贵,数量有限的感觉。但在蜗牛界也是有昂贵与便宜之分的。勃艮(gèn)第蜗牛,个头较大,肉质饱满。但价格昂贵,就算是盛产蜗牛的法国也得靠从波兰进口。才能勉强跟得上法国人年食用6万吨蜗牛的速度。(我对下图复杂吃法表示无语)而另一种名叫PetitGris(小灰)的蜗牛。价格方面就比较亲民了。小小的个头,肉质虽不如勃艮第饱满。但亲民的价格让它成为了田螺的仇家。虽说二者之有着“深仇大恨”。但这并不能影响国内吃货夏天穿着人字拖。来到大排档点上几盘辣炒田螺解解馋的习惯。将田螺嚼进嘴中仔细品尝。螺肉的鲜香瞬间在味蕾中炸裂开来。让人久久难以忘却。而国内吃货在餐馆中,常吃的螺也分两种。一种名叫中华田螺,这种螺自古就有。凭借体型小巧,肉质鲜美的特点;在现有“螺菜”中屡见它的身影。另一种,则是螺蛳。没错,就是螺蛳粉中那位总是不见踪影的主角。凭借生长周期短的,产量大的特点。螺蛳也由此晋升成为夏日餐桌上的常客。虽说,二者从样貌方面不太好区分。但对于吃货而言,多吃几盘田螺。解解胃里的馋虫才是王道。总之,无论是个大味足的蜗牛,还是味道鲜美的田螺。都各自有喜爱它们的吃货。只是看吃货会在二者之间如何做出选择罢了。